在航海大發(fā)現(xiàn)開始百多年后,歐洲的航海家們終于對整個地球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知道了東印度和西印度之間的區(qū)別,也知道了日本和中國、印度之間的區(qū)別。作為絲綢、瓷器、漆器等一些美好事物的出產(chǎn)地,中國在歐洲人眼中就像是一個流著蜜和奶的應(yīng)許之地。
中國派出使團造訪歐洲,在教廷看來,這是一個東方富庶大國向天主屈膝的開始,對于教廷在東方的傳教事業(yè),是一個里程碑一樣的事件。
而對于歐洲各天主教國家來說,基本他們之間還在進行著新教和天主教之間的戰(zhàn)爭,但是一個來自東方大國的友誼,將會讓他們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之間的斗爭中,獲得一個有力的盟友。
從1453年開始,在“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的帶領(lǐng)下,奧斯曼帝國的武士們攻下了君士坦丁堡,親手了結(jié)了日薄西山的東羅馬帝國,進入歐洲開始。
到了16世紀武功赫赫的蘇萊曼大帝時代,奧斯曼帝國已經(jīng)建立起了:東臨伊朗,西抵阿爾及利亞,南達埃及,北臨奧地利的龐大帝國。從多瑙河到尼羅河,阿拉伯世界和巴爾干半島盡為蘇丹所有,地中海幾乎成為了奧斯曼帝國的內(nèi)湖。
在這樣一個強大且敵對的異教徒帝國的虎視眈眈之下,歐洲各國的君主雖然爭奪著歐洲的霸權(quán),但也同樣心驚膽戰(zhàn)的擔憂奧斯曼帝國的繼續(xù)出擊。因此對于中國這樣一個非天方教的東方大國的來訪,不管是天主教國家還是新教聯(lián)盟都表示了足夠的善意。
更不必提,因為耶穌會的緣故,中國的一些科技和學說同樣傳入了歐洲。不管是世俗化的**集權(quán)制度,還是科舉取士的選用賢能治國的方式,也正迎合了自從文藝復(fù)興以來,歐洲勢力逐漸強大的市民階層和試圖反對教廷過多干涉王權(quán)的君主們的口味。這也是中國熱興起的最根本原因。
訪問歐洲的船隊從中國出發(fā)時有五艘船只,中國使團三艘,英國東印度公司二艘。不過當船隊抵達印度大陸的蘇拉特港之后,隨行的船只又多了三艘英國商船。
崇禎三年9月,船隊繞過了好望角,在好望角上方的特布爾海灣停留了下來,此地有山頭平整如桌,因此被英國人成為特布爾山,山下的海灣也就成了特布爾灣。
好望角是一處岬角,此地是海中暖流和寒流的交匯之處,也是出了名的風暴角,冬季時風浪尤為利害。因此上方的特布爾灣常常是過往商船冬季的避風之處,船隊來到時剛好是冬季結(jié)束。
受命在此修建一處天文臺的人員和船只被留了下來,負責修建本地港口和天文臺的中國船長宣布此地為自由港,任何國家的船只都能在此停留修整,但不得互相進行攻擊。
補充了淡水和食物的船隊再次啟程北上,路上雖然遇到了幾次海盜船只,但是在龐大的船隊面前,這些海盜船最終只是尾隨了一段路程后便離開了。11月中旬船隊看到了加納利群島,11月底船隊抵達了里斯本,這引起了里斯本市民的轟動。
雖然西班牙人同英國人不對付,但是他們還是容忍了英國商船停駐于里斯本,中國使團隨即收到了得到消息的西班牙宮廷的邀請,前往了王都馬德里。國王腓力四世熱情的招待了中國使團,并表示愿意在春天到來之后,會派船只護送他們前往羅馬教廷。
崇禎四年二月,艾達和徐高分手,艾達的船只北上前往倫敦,而徐高的船只則向東進入地中海,前往羅馬。當他們從馬德里離開的時候,中國使團來訪的消息已經(jīng)傳遍了大半個歐洲,英國國王查理一世已經(jīng)迫不及待的派出了軍艦?zāi)舷掠邮箞F,想要了解中國皇帝對于英國的善意是什么了。
這一個冬天在馬德里的經(jīng)歷,也讓艾達了解了歐洲貴婦們的日常生活和趣向。據(jù)說現(xiàn)在的馬德里宮廷,是歐洲最懂得享受和最為時尚的宮廷。
但是在艾達眼中,這些穿著夸張的絲綢領(lǐng)子,外面套著及地的深色罩袍,卻露出了白花花的胸脯,并把臉刷的和墻上的白灰一般的貴婦,更像是東方不入流的下等妓女。這種時尚實在是太可怕了。
她只能期待,被西班牙人視為鄉(xiāng)下地方的英國,那里的衣著品味不要太過歐洲時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