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视频综合在线-亚洲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二区-国产在线观看自拍av-久久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啪

繁體版 簡體版
01小說網(wǎng) > 詭三國斐潛 > 第2367章突然的垮塌

第2367章突然的垮塌

積雪頗深,清掃起來需要一定的時間,

劉m低頭回答道:『論先秦焚書坑儒之事真假與否……』

『嗯?』斐潛微微愣了一下。

這一段時間斐潛都在關(guān)注著漢中和川蜀的變化,并沒有將精力放在青龍寺上,所以自然不知道才流行起來的論題。

這個問題么……

其實這個焚書坑儒的事情,在青龍寺當下討論之前,斐潛就不止一次的和龐統(tǒng),甚至還有鄭玄等人討論過,在一定程度上已經(jīng)是有了定論,但是因為某些原因,并沒有將這個結(jié)論拋出來,沒想到到了當下卻被辛憲英作為了『沙龍』的議題。

這就有些意思了。

斐潛還以為是一些普通的經(jīng)文章句的討論,沒想到是這么一個比較『特殊』的題目?!悍贂尤濉?,對于這個問題的認知,幾乎是伴隨著斐潛一步步成長,而會有如同上臺階一般,間隔一段時間回看,都有些不同的認知。

秦始皇在最開始施行政策的時候,或許沒想到會在二代目垮塌罷?

雖然說當下因為漢中川蜀的事情,使得斐潛暫且沒有關(guān)注到那邊去,但是若是熱鬧起來,肯定會吸引斐潛的視線。

所以……

辛憲英是自己琢磨出了這個題目,亦或是有人替她想的?辛憲英又知不知道這個論題的要害之處,究竟是什么?

『汝可有論?』斐潛問劉m道。

劉m抬眼瞄了一下斐潛,然后低頭說道:『臣以為……秦焚書或有之,坑儒或偽之……』

斐潛不置可否,『說說看……』

『臣幼時,學五經(jīng),常有論,秦燔五經(jīng),坑殺儒士,五經(jīng)之家所共聞也……臣之蒙師,常喟然而嘆,感懷若無秦之焚書,典籍就不必如此流散失聞,尚書亦不必至漢初之時,方得伏生口述,得今文之學而傳錄……』劉m緩緩的說著,然后偷偷看一眼斐潛,似乎用查看斐潛的表情來判斷自己應該不應該繼續(xù)說下去。

斐潛現(xiàn)在也越發(fā)的習慣了這種來自于各個方面的揣測和觀察,因此面無表情的微微點頭,示意劉m繼續(xù)說。

這本身就是確定的事實。

秦始皇確實有收集各家書籍的法令,這個不算是冤枉秦始皇,但是秦始皇收集各國各家的書籍,并非是為了說冬天冷了燒把火,而是為了閹割各國的文化精神。

準確說,為了統(tǒng)治。畢竟六國之中,掌握知識的大多是六國貴族。

國土上的大一統(tǒng)完成了之后,自然就是需要在精神層面上的大一統(tǒng),而各國各家的學派經(jīng)文,有著不同的內(nèi)容和文字,甚至因為亡國之后對于秦國的痛恨,也會夾帶在了各家的文學當中。

面對這樣的情況,收繳各國各家的書籍,成為了一種幾乎是『必然』的選擇,秦始皇這么干過,漢代也干過,唐宋明清統(tǒng)統(tǒng)都做過,唯一的區(qū)別就是秦二世太那個啥了,沒有等到類似于『四庫全書』的書卷出世。

就連斐潛現(xiàn)在也在偷偷摸摸的開始做這個事情……

為什么偷偷摸摸,因為一旦大張旗鼓,就會給下面的蠹蟲帶來更多的雞毛令箭,而這些雞毛令箭有時候不僅不能促進某些方向上的進步,甚至還有可能帶來反效果。

秦始皇的收繳也好,焚書也罷,是為了政治上的需求,所以在這一點上也不能說是冤枉了老嬴頭。

『授臣詩經(jīng)者,乃南陽郡中夫子,號醇翁,亦秦焚《詩》、《書》,誅j文學,百姓怨其法,天下畔之……』劉m低聲說道,『故臣以為,焚書當有之,秦既得意,燒天下詩書,諸侯史記尤甚。故賈公,「秦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而立私愛,焚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后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

『然坑儒……則或偽之,若有,為何賈公未有一眼,太史之中亦不見記載?』劉m繼續(xù)說道,『所傳坑儒之事,或詳之,或略之,然未見于漢初之文是也……』

接下來,劉m開始引經(jīng)據(jù)典,表示秦始皇坑殺的那些人,是發(fā)生在秦始皇三十五年,以侯生、盧生、韓眾等為首的方士們,為秦始皇尋找仙人仙藥不果,為逃避處罰,紛紛逃亡,引來秦始皇的怒氣和追究,最終導致坑殺方術(shù)士數(shù)百人。

斐潛微微側(cè)頭,看了看劉m。

斐潛原本以為劉m能力不強,所以也沒有太在意劉m這邊的情況,現(xiàn)在看起來,似乎是斐潛的一個疏忽。

沒有完全廢物的人,只是要看這個人放在什么地方。

劉m的想法,斐潛是贊同的。

漢朝對秦朝的反思,是一種政治正確,也是統(tǒng)治階級本就應該做的事情,一個龐大的帝國為何會在短短十幾年間土崩瓦解,究竟犯了何等錯誤,大漢如何才能規(guī)避重蹈秦之覆轍,這是每一個在大漢朝堂頂端的那些人物,必須要去思索的問題,并且從中要找尋出一些答案來,代表就是賈誼的《過秦論》。

這原本是一件好事,前車之鑒。

但是奈何并非所有人都愿意獨立思考……

有些懶惰的人,亦或是別有用心的人,就會簡單的反其道而行之。

秦王朝失敗了,所以秦王朝所有的東西都是錯誤的,然后只要跟秦王朝反著來,就是正確的了,在這樣思想的引導下,秦朝禁止的,漢朝就放開了,秦朝消滅了各國,然后漢朝就分封了各國,秦朝重律法,漢代就講究人情等等,這種做法,雖然說度過了前期的動蕩期,使得大漢可以休養(yǎng)生息,壯大發(fā)展,但是也埋下了更多的隱患。

從武帝朝開始,儒生們開始偏離了過秦之思,走上一條以黑秦為政治正確的路,儒生否定秦的一切,將其視為萬惡之源,而秦朝又同時是周王朝的覆滅者和破壞者,所以推崇周禮,講究崇尚周王周政,就成為了及其正確的事情。

尤其是董仲舒為了給儒生臉上貼金,便是將儒家打造出了一個周禮捍衛(wèi)者,或者說是周政的殉道者的模樣……

任何宗教教派的成立,亦或是宣傳之中,總是會有一些殉道者。

儒教的殉道者,或者說是早期殉道者的模型,就是被『坑』的這些儒生……

這其實也沒有什么太大的問題,夸大其詞也并非僅僅是儒家才會做的,但問題是儒家在這個過程當中,試圖在固化階級。

從漢武帝開始,這種反秦的論,就越傳越是玄乎,到了當下,當一個謊被說了千萬遍之后,也就成為了某種程度上的真理。

斐潛捏著下巴上的胡須,琢磨著。這一次辛憲英搞出來的論題,是真的在研討,還是在求婿,亦或是還有什么其他的目的?

在劉m的述說當中,對于清涼殿的初期清掃工作完成了,跟著斐潛而來的黃氏大工匠,鉆進了倒塌一半的清涼殿當中查勘完畢,走了出來,對著斐潛匯報了受損的情況。

清涼殿的大梁因為腐朽,承受不住大雪而斷裂。

一旁的劉m,因為方才講述青龍寺的事項而有些恢復的面色,又重新變得蒼白。

『此乃天家之居也,若宮內(nèi)有天子,此便是性命攸關(guān)……』斐潛指了指倒塌的清涼殿,『若是以此為論,當為「廢格」之罪也……』

『廢格』是漢朝的罪名,指臣民違背、阻止或不執(zhí)行皇帝詔令的行為,處罰極重。一旦是『廢格』之罪,要么就是腰斬,要么就是斬首棄市,反正就是死。

劉m差點一個屁墩坐到雪地上,渾身上下都有些哆嗦……

『不過……清涼殿損毀情況,要等些時日才能勘定……』斐潛看了看劉m,『定罪之前……便有一事,若汝行之有功,或可稍抵罪責……』

劉m連忙上前,拜倒在地,『請主公吩咐!罪臣定然萬死不辭!』_c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