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輕咳一聲,繼續(xù)解說道:“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怡寶眼睛一亮,問道:“老君,您說‘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那大德之人的行為舉止,究竟是怎樣完全依從于道的呢?”
老子微微頷首,說道:“大德之人,其行止皆順應自然,不刻意為之,亦不逆道而行。如行云流水,隨順天地之理。他們心懷慈悲,卻不居功自傲;有所作為,卻似無為而為。于世間,不追逐私利,而是以眾生之福祉為念,此即為孔德依道之體現(xiàn)?!?
小普若有所思,接著問:“老君,道既恍惚,又如何能在其中有象、有物、有精、有信呢?”
老子雙手抱臂,緩緩說道:“道雖無形無象,難以捉摸,然其孕育萬物之理卻真實不虛。恰似那混沌未開之時,雖不見分明之狀,卻內(nèi)藏生機無限。其中之象,乃萬物生發(fā)之兆;其中之物,為天地造化之基;其中之精,是生命靈動之核;其中之信,便是道恒常不變之則。如春日之種,雖微小,卻蘊含著長成參天大樹之潛能與規(guī)律,此即道之恍惚中有真意。”
怡寶又追問道:“老君,‘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這表明道貫穿古今,那它是如何見證萬物起始的呢?”
老子目光深邃,說道:“道無始終,先天地而生。自鴻蒙初辟,萬物萌蘗,皆由道所推動與規(guī)范。猶如那幕后之主宰,雖不見其形,卻掌控著世間萬象的起始與演變。吾等觀世間萬物生生滅滅,循環(huán)往復,皆能感知到道的存在與作用。它是一切的根源,所以能洞悉眾甫,即萬物起始之態(tài)?!?
小普拱手道:“老君,如此看來,道雖幽微難測,卻無處不在,無所不包。那我們該如何在這紛繁世界中更好地體悟此道呢?”
老子微笑著看向他們,說道:“需靜心凝神,于日常細微處觀照??茨腔ㄩ_花落、月圓月缺,皆有道之痕跡。摒棄雜念與私欲,使內(nèi)心清明,如鏡照物,方能漸次領(lǐng)悟道之精妙。且不可操之過急,道之體悟,乃一生之修行?!?
怡寶亦行禮道:“多謝老君教誨,我等定會于生活之中用心去探尋道的真諦,努力修養(yǎng)身心,以合于道?!?
小普與怡寶皆深感此章內(nèi)涵之深邃,對道的理解又更進一層,心中滿是對老子講解的感激與對未來修行之路的期許。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