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護儀的長鳴聲撕裂空氣。小普看見阿蠻腕間的十二道紋路全部涌入他眉心,佛印發(fā)出強光,將三十年記憶燒成透明——靈山鏡中,十二道流光原是他與阿蠻的共業(yè),所謂度劫,不過是自心對“圓滿”的貪執(zhí)。戒尺(此刻他終于看清,那是靈山鏡的碎片所化)在掌心碎成齏粉,化作光點融入并蒂蓮。
“小普,”護工遞來張泛黃的紙,是阿蠻入院時寫的《生前預(yù)囑》,最后一行用紅筆寫著:“愿將骨灰撒在棲霞山,與南朝桃花、盛唐伽南、五代沉水、宋末硝煙、明末燈火同眠。”紙頁邊緣,畫著極小的雙生蓮,根須相纏處寫著“無明即明”。
晨霧漫進病房時,阿蠻的呼吸已停。小普摸著她眉間不再鮮艷的紅痣,突然明白:所有的相遇都是心識的投影,他勘破的不是阿蠻的劫,而是自己對“有緣”的執(zhí)著。就像并蒂蓮,當(dāng)根須不再相纏爭奪養(yǎng)分,各自亭亭立于水面,才看見倒映的天空從未被蓮花遮擋。
“第十二劫,不是終點。”護工收拾藥車,木魚聲驚飛窗外寒鴉,“但你終于知道,‘愛取有’的苦,不在紅塵相,在執(zhí)相心?!毙∑胀虼巴猓瑮忌降姆较蝻h來細雪,落在并蒂蓮上,竟讓花瓣透出琉璃般的清透——那是他從未見過的、無執(zhí)的模樣。
午后整理遺物時,小普在阿蠻枕下發(fā)現(xiàn)本手抄經(jīng)卷,每一頁都畫著雙生蓮,卻在“愛取有”三字上打著大大的叉。最后一頁貼著張合影,是二十年前他在西市遇見的繡娘、十年前在王府看見的郡主、去年在戰(zhàn)場救下的軍醫(yī),重疊成眼前病床上的少女,共同在照片角落寫著:“第十三世,愿你我做兩朵無根蓮,只照見如來,不照見彼此?!?
暮色中的告別儀式上,小普將十二件信物焚化。青煙升起時,他看見每世的阿蠻在煙中微笑,從乞兒到患者,不變的眉間紅痣漸漸淡去,最終化作他眉心佛印的一點光。戒尺的碎片在火中發(fā)出清越的響,那是十二劫數(shù)終了的清音,是“老死”之后,“無明”破盡的覺醒。
這一夜,靈山雷音寺的鐘聲格外清亮。小普摸著腕間新浮現(xiàn)的十二道淡金紋路——那不是傷痕,是覺悟的印記——終于明白:紅塵劫從來不是外界的風(fēng)雨,而是心海的漣漪。當(dāng)他放下“度她”的執(zhí)念,所謂阿蠻,所謂無明,不過是鏡花水月,而鏡未蒙塵,月本圓滿。
小普在阿蠻的臨終時刻勘破“愛取有”的本質(zhì),十二劫數(shù)圓滿。并蒂蓮在覺悟后綻放出無執(zhí)的清光,象征放下執(zhí)念后的解脫。護工揭示的“阿蠻即無明”點亮心燈,所有的輪回皆源于自心的執(zhí)著。真正的解脫,在于看透心識的投影,而非外界的劫數(shù)。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