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朝廷設(shè)置大寧衛(wèi),又從京營之中抽調(diào)了一批人過去,帶兵的將領(lǐng)一個蘿卜一個坑?,F(xiàn)在蘿卜都沒了,全是坑了!沒人帶兵,行嗎?”
湯和又瞅瞅那份公文,“沒說不給你補....可你選的這都什么人呀?”
說著,手指頭沾了唾沫,翻翻那公文又道,“你舉薦了二十多人,其中有七八個,都是你爹當(dāng)年的部將!福建興華衛(wèi)指揮使,進京為神策衛(wèi)指揮使....”
“寧波守備,進京為天策衛(wèi)指揮通知....”
“這些人都是太子爺首肯的!”
說實話,李景隆這份公文還真的就是嚇了湯和一跳。
突然之間,調(diào)這么多外地武官進京擔(dān)當(dāng)要職,這可不是小事!
李景隆點點桌子,“老公爺,這就是太子爺?shù)囊馑迹 ?
聞,湯和皺眉,再次抬頭,仔細的看著李景隆。
“小子!”
“您說!”
“老漢我不是愛多嘴的人!”
湯和正色道,“可咱們不是外人,所以老漢我才多說兩句!”說著,他壓低聲音,“你忘了你師父告訴你的話了?”
“您老多慮了!”
李景隆苦笑半聲,“這都是太子爺?shù)囊馑?,人也是太子爺親自定的,我呀...就是往您這跑跑腿!”
“太子開始往軍中插手了!”
湯和瞇著眼,心中暗道,“京營武官空出來這么多,太子爺這是要往里安插心腹了!行,他安就安吧,反正他老子默認的事!”
想到此處,他拿起大印啪的一下蓋上。
一式兩份,留下副本!
但嘴里繼續(xù)嘟囔著,“小子,別怪老漢我多嘴...你調(diào)人是調(diào)人的,但是記住了!別整那勾搭連環(huán)的事兒....咱們武人,別學(xué)那些遭瘟的文官們的花花腸子!”
“您老的好意,晚輩感激不盡!”李景隆起身抱拳,“過日子晚輩家的喜宴,您老得到...得給晚輩撐撐場子!”
“你撐場子還用我,賞你那倆沒卵子的拿出來往那一站,那不就是場子?”湯和笑呵呵的起身相送。
~~
但,就在李景隆剛出了督軍府的前腳,湯和后腳就進了宮。
而且手里還拿著剛才李景隆那份公文的副本。
“您瞅瞅!”
乾清宮后面菜園子的涼亭之中,湯和一邊吃著豆角子餡的大包子,一邊低聲道,“好家伙,一下弄了好幾十人進京,他還說都是太子點頭的!”
老朱斜靠在躺椅上,一只手搖著扇子,一只手舉著那份公文。
“嗯,這個人咱知道,都是保兒的老部下.....乃是軍中悍將!”
老朱看著公文上那密密麻麻的人名,“其他的嘛.....”
說著,冷笑著把公文直接丟在一邊,“都是給二丫頭送過錢的!”
“武人可不興這樣,帶兵靠本事,弄一堆送禮進來的,能帶好兵嗎?”
湯和嘀咕道,“李九江舉薦的這些人,欠考慮了!”
“嗯!”
老朱起身,喝口苦茶,又再次躺下,“包子還行?”
“味好,這豆角鮮亮.....比肉好吃!”
湯和說著,大口吃了兩個。
大嘴吧唧的跟打嘴巴子似的那么響,通時心里飛快的盤算。
“看來你真是默認你兒子往軍中插手了!”
“也是準(zhǔn)備此次北征之后,對一些軍中的老殺才下手,要清理一些人了!”
“弄一些酒囊飯袋來京營帶兵,這些酒囊飯袋能穩(wěn)住軍心,將來不想用的時侯,一紙公文說調(diào)走就調(diào)走...”
“況且,外人用起來,比淮西的老人更聽話?!?
“大嘴!”老朱忽然道。
“嗯...”湯和一抹嘴,“您說!”
“想啥呢?”老朱閉眼問道。
“臣在想這包子好吃是好吃...但是!”
湯和說著,咧嘴一笑,“太干巴了,您能不能賞一碗面湯讓臣順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