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夫人很想沖去承明堂,質(zhì)問大夫人。
她要跟大夫人吵一架。
作為長輩、作為國公府操持中饋的女主人,她用如此下作手段陷害晚輩,是否太卑賤了?
程昭攔住了二夫人。
“母親,咱們這次占理。您一鬧,此事從大廚房又轉(zhuǎn)到了您身上。到時候,您有理也矮三分,咱們又要吃虧了?!背陶颜f。
“如何咽得下這口氣?”二夫人怒道,“你管大廚房是礙了她什么事?如今你才是國公夫人。她竟這般歹毒。”
稍有不慎,程昭不僅會被太夫人嫌棄、被下人們詆毀,甚至可能鬧出人命官司。
這是造孽!
人可以不善良,但做到這個份上,實(shí)在人神共憤。
“母親,您如果咽不下這口氣,不如去騎馬,放松放松。下次您見到了大伯母,得笑盈盈的。除非您永遠(yuǎn)不想住承明堂。”程昭說。
二夫人:“……”
“哪怕是在邊陲,也不會因一次襲擾就大動干戈。戰(zhàn)事起,要的是攻城略地。若沒準(zhǔn)備好,是不會在大面上撕破臉的?!背陶颜f。
二夫人深吸好幾口氣。
她還是不平,氣鼓鼓走了。
李媽媽有些擔(dān)心:“二夫人不會真的去鬧吧?咱們好不容易取得優(yōu)勢?!?
程昭想了想:“我覺得我說動了她。”
又道,“婆母這個人是挺好相處的,只是性子太直了。”
這樣的直性子,不太適合在任何高門內(nèi)宅生活。
她應(yīng)該和二老爺去任上。在外地做個父母官夫人,小地方的女眷都巴結(jié)她,哪怕她直爽也沒人敢說什么,她才可以活得自在。
可惜,他們沒有選擇這樣的路子。
二夫人可能是為了孩子們。
周元慎和周元祁兄弟倆,很明顯都是接受國公府很正統(tǒng)的士林教養(yǎng)。
哪怕周元慎多年從伍,他也能裝幾分貴公子,回京后很快可以把身上武將的氣質(zhì)收斂。他應(yīng)是受過很長時間這種教育的。
程昭便推斷,二夫人一直都知道什么是上京貴胄所接受的性格與氣質(zhì)。
當(dāng)然,人都是知道歸知道,未必做得到。
有時候大夫人刺激她,她實(shí)在沒辦法處理好一時沖動,才一次次暴露真性情。
直爽是她骨子里帶的,很難改而已。
她不是沒腦子、沒見識。
程昭有時候覺得,自已只是有點(diǎn)狡猾,比旁人更懂得運(yùn)用技巧,學(xué)什么都像模像樣,她骨子里也有二夫人一樣的清高。
她很欣賞二夫人。
善良、直率的人,哪怕再多缺點(diǎn),程昭也敬重。
果然,二夫人把這件事忍了,沒有鬧到承明堂去。
二老爺似開玩笑贊賞她:“學(xué)了些城府。咱這兒媳婦,是個厲害的女夫子,能教會你?!?
二夫人:“她比你會教。你半晌說不到點(diǎn)子上。”
“兒子不如你兒媳婦,如今我也不如她了?”
“誰也比不上她!”二夫人道。
兒媳婦容貌好,腦子也好,機(jī)靈干練,瞧著她,二夫人就心里舒坦。
一連好幾日,陳國公府都在說這件事。
大夫人還當(dāng)家,下人們不敢隨意議論她,卻也少不得偷偷嚼舌根。畢竟,大廚房的劉媽媽挨打、攆走了,消息瞞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