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缺牙的老頭詫異的看了那個黢黑漢子一眼道
“你怕是沒吃過粥棚里面的粥吧?
其他那些貴女的粥棚都是走走過場,做做樣子。
那些糙米要么是發(fā)霉的,要么是摻了沙子的,而且鍋里面的米粒兒都能數(shù)的清。
唯獨永安郡主的粥棚,鍋里面的粥是稠粥,喝了餓不死人,肚子也不疼?!?
現(xiàn)場瞬間有人附和,一個臉上有些麻子坑的矮矬的漢子道
“對呀,對呀!
幸虧有郡主的粥棚接濟,我跟我阿娘還有兩個孩子才能活出一條命。
來年我糧食收上來了,還親自拿了糧食上門去給郡主致謝。
郡主親自出來接的我的謝禮,還夸我莊稼種的好。
但是她轉(zhuǎn)手又給我了一袋細面作為回禮,生怕我拿了糧食給她,自已家里不夠吃了。
郡主人美心善,配高陽王綽綽有余?!?
一個聲音渾厚的男人突然插了進來道
“那是,永安郡主做的善事還不僅僅是施粥那么簡單。
她可是救了我們整整五百多號人的性命呢!”
此話一出,所有人都湊了過來。
只聽那個聲音繼續(xù)鏗鏘有力道
“之前我們住在城外的流民窟,無衣無食,無家可歸。
是郡主仁慈,幫我們這些流民尋到賒縣的縣令胡大人。
讓我們這些走投無路的人得以在賒縣安家落戶。
郡主還教我們在賒縣種植“麻薯”,讓我們所有人都有糧食吃,再也不用餓肚子。
我們在賒縣有了自已的房子,有了自已的土地,這一切都是因為郡主善心善舉。
我們五百流民在賒縣修了一座郡主祠,世世代代銘記她的恩德。
如今賒縣糧食大豐收,我們今日入城就是來賣麻薯的。
大家以后想要買麻薯,盡管找我們賒縣陳家兄弟。
保質(zhì)保量,送貨上門?!?
說話的漢子一身腱子肉,果然是陳大牛陳二牛兄弟倆個。
看來賒縣最早的一批麻薯收上來了,那些麻薯供給整個賒縣的口糧還綽綽有余。
陳家兄弟帶著村里面身體強健的年輕人,將麻薯拉到洛京售賣。
因為價格便宜,物品新奇,竟然一上午就賣完了。
陳家兄弟跟村子里的小伙子無不喜笑顏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