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處沒有同意鄒臨天的餿主意,不然里面還有牽扯到破產法,一時之間難以理清,現在各級政府干部的素質也操作不了這么復雜的法規(guī),只能讓監(jiān)察部建立了一個審計局,專門盯著各項工程。
趙二小姐沒有干等著道路進度,而是第一時間在各地租地,修建收購站,加工廠,技術培訓站,小額貸款辦公室。
一個19歲的女孩子,居然能把這些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條,雖然是有鄒臨天撐腰,趙家老爺子在背后指點,但不得不說,有時候人看的就是天份。
后世同樣是大字不識,有的人能在改革開放大潮中扶搖而上,有些人只能種地糊口,除了機遇,更多的還是天賦。
收購站收進各種特產,讓加工廠進行初步的加工,這將作為貧困地區(qū)百姓的初步現金來源。
第二步,就是在這些經常與扶貧公司打交道的百姓中,挑選愿意合作的百姓,給他們培訓種植中藥,養(yǎng)殖走地雞,散養(yǎng)豬的技術。
等這些人培訓過后,再通過小額貸款辦公室,向他們發(fā)放種子,小雞,小豬。
趙二小姐回家還特別問過趙老爺子:“為什么鄒先生只從這些與扶貧公司打過交道的人里面挑選扶植對象?而不是挑選更窮的人?”
趙老爺子意味深長的看著她:“有的人,是扶不起來的。愿意去山里找東西來換錢的,必定是勤快加腦子靈活,缺了一樣,都沒有投資的價值?!?
作為最先搬進雄安新區(qū)的大型組織,扶貧開發(fā)公司買下了一整棟樓。
每天這里的燈光就沒有在十二點之前熄過。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