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臨天笑笑:“說出來您可能不信,這玩意的營養(yǎng)成分,比咱們出口的兩百人民幣一只的活雞營養(yǎng)差不多。
缺的就是時間積累的風味成分,現在能買雞吃的要么是干部,要么就是工廠工人,他們口袋有錢,這種雞肯定不愿意吃,但長期缺少肉食的農民,說不定會把自己家養(yǎng)的雞高價賣掉,再買這種雞回去解饞?!?
看住書記井始動搖,鄒臨天趁熱打鐵:“現在我們的肉食供應不是過剩,而是緊缺,這十多億只雞鴨也就讓大家嘗個味。”
任書記放下啃完的雞腿“你把錢倒過來,準備干什么?”
鄒臨天搓了搓手:“準備整個臨天教育基金,到時候還請幾位書記幫忙題個學?!?
任書記指了指他:“你呀!”
任書記能攔著嗎?沒道理。
中國又不是沒慈善機構,一直都在運行,沒道理攔著鄒臨天不準做慈善。
他說要自己搞一個慈善機構,誰能攔住他?
而且看名字,這明顯是一個資助教育,是培養(yǎng)國家的未來,以任書記的操首,他能說你不能自己搞嗎?
書記處開了個急會,不讓鄒臨天賣雞肯定不行,最后供銷社承擔了所有:全國統一價格兩毛五一斤,北京河北這種離得近的地方,還有上海武漢這種交通便利的地方的利潤,全部拿來補貼云南貴族這種偏遠地區(qū)。
供銷社最后算下來,全部的十五億只雞賣出去,他們控制得好能賺個三四百萬,一不小心就是虧本的下場,跟他們開始核算的一兩個億的利潤天差地遠。
但書記處做了指示,只能老老實實執(zhí)行。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