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的麻煩算是在逐漸解決,但內(nèi)部的麻煩一點都不少。
書記處會議室,總理就是一副愁眉苦臉:“合村并鎮(zhèn),小縣合大縣,清退干部,以錢換權(quán)這些事情阻力很大啊。”
建國之后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人才不夠,各級干部中收編了大量的遺老遺少,現(xiàn)在要奪這些人的權(quán),自然不滿的聲音就大起來了。
主席狠狠的抽了一口煙:“國家給他們投資,他們還不滿意?”
少奇書記翻了個白眼:“嫌棄股份太少,領(lǐng)頭人最多不能超過百分之一,還要歸還國家投資,這些人覺得便宜占少了唄?!?
主席捏著過濾嘴,眉頭一皺:“希賢和高崗同志都不同意?”
總理搖了搖頭:“我把東大黨史拿給他看后,希賢同志倒是很痛快的接受了,不過他不想開保險公司,而是希望在唐山搞鋼鐵公司,差不多能安置一萬多干部群眾,我原則上已經(jīng)同意了。
但高崗同志情緒很激動,堅持自己從來沒有判黨判國,不過是一些原則之外的小問題,他不接受安置方案?!?
聽到唐山兩個字,會議室所有人都沉默了一下。
任書記問道:“他看了黨史,應該知道76年那里有大地震,他不害怕?”
總理笑了笑:“整個鋼鐵廠就是要把地震帶全部覆蓋進去,有鋼鐵廠做掩護,我們可以把那里的百姓全部移民,二十五年時間,投資早已經(jīng)全部收回來了,到時候正好搞設(shè)備的更新?lián)Q代。”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