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安之中。
大雪紛飛的驃騎府后院,對于青龍寺的研討依舊再繼續(xù),不過這一次,就不僅僅是斐潛和龐統(tǒng)兩個人了,還有棗祗,荀攸,司馬懿,韋端,杜畿,闞澤,諸葛瑾,王昶,馬恒,韓過等人也在列席之中。
這些人有的原本是在三輔之地,有的是周邊郡縣,因為上計而來的,此刻都被斐潛所邀請,共同赴宴。
天氣冷,就做了個羌煮。圍著院子坐著,一邊觀雪景,一邊吃火鍋,便是人生一大樂事。每人面前一口火鍋,削好的肉片鋪在石板上,大棚里面的新采蔬菜作為點綴,隨吃隨添,豐簡隨意。
斐潛看著,然后也笑著。
有很多東西,悄然的改變了。
比如說這宴請,若是在之前的習俗,主人必須準備很多食材,一旦客人吃不夠了,吃不飽,喝不醉,那就是主人的失職,然后要從中午開始一直宴請到晚上,還要給客人準備客房等等,同時客人也要盡力吃,每個人都幾乎是要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吃到撐,然后才能表現(xiàn)出對于主人家的尊敬。
稍微有一些后世常識的人都清楚,實際上這樣的暴飲暴食,對于健康很是不利。
然后漢代的高官名士,還喜歡連續(xù)舉辦宴會,連著幾天,十幾天都這么搞……
而現(xiàn)在么,比如像是斐潛這里的宴會,除了最開始的三杯酒之后,就不勸了,愛喝的多喝點,不能喝的不喝也沒人去強迫。吃食也是,喜歡吃肥的就去吃肥的,喜歡吃筋多一些的就吃筋多的,像是棗祗一樣抱著骨頭啃的,也是可以,像是諸葛瑾喜歡吃冬季大棚菜的,也沒人去指責。
人,本身就是不一樣的,何必就一定要像春秋之前那樣,恢復古典的禮,而不能更改呢?
但是也有一些東西,還在持續(xù),極其頑固。
比如杠精。
或者說,青龍寺之中,這種類似于后世的『杠精』的人,在思想上固化,且不愿意接受新的變化和知識,有大量的存在。他們最喜歡做的,就是類似于歪樓和跑題,胡攪又蠻纏,咬文且嚼字,然后抓住一點錯處死命攻擊,完全不管整體大意或是初始條件,動不動就是扣大帽子,最終將話題徹底談崩,攪亂。
『今日之宴,閑話上古。某有一論,還請諸位賜教……』
斐潛緩緩的說道,『上古之所限,乃自華胥氏開始,經盤古、炎黃、蚩尤,后有堯、舜、禹,至夏為止,稱之為華夏之上古也。諸君以為如何?』
其實大禹也可以不算是上古,因為大禹算是從禪讓制到世襲繼承制的過渡,既可以算是上面的,但是也可以算是下面的,但是為了更加清晰,還是從夏切割,夏之前的算是華夏上古較為妥當一些。
眾人相互看看,并沒有什么太大的意見分歧。
上古之事,畢竟是太過于遙遠了。
『華胥氏必有先,然無其名,何也?』斐潛繼續(xù)問道,『士元可知其故否?』
龐統(tǒng)伸出短短胖胖的蘿卜手,敲了敲自己的腦袋,就像是要將什么知識從腦袋里面敲出來一樣,『國語曰,「昔少典娶于有f氏,生黃帝、炎帝,曾祖母華胥氏。」然華胥氏之先輩,并無所記。臣妄揣測,多半尚無文字是也……』
斐潛點了點頭,『華胥,又做赫胥,華也,花也,赫也,亮也,赫華二字,乃胥余燃之火光也,華夏之華,亦或源于華胥……然為何華胥有字可名之,華胥之先則無字乎?』
眾人皆不能答。
斐潛說道:『乃用也?!?
眾人或是恍然,或是茫然。
斐潛緩緩的說道,『上古之事,人煙稀少,部落之內,皆是熟悉,如隊率指其兵,未用其名亦可如臂指使是也……而后人眾,便如一軍,若無旗號金鼓,便不得其行也。故而,又有問,何須此用也?又何至此用也?』
眾人沉思起來。
這是他們從來沒有細想的問題,似乎就是如此,仿佛理應如是,基本上沒有詳細的去考量其中的問題。
『公達?!混碀摵魡镜?。
『臣在?!卉髫鼞稹?
『可有友若太興年以來冬雪記載?』斐潛又問,『是增是減,持續(xù)幾何?』
荀攸愣了一下,旋即輕輕嘆息了一聲,目光瞄了一下庭院之中的飛雪,朗聲而道:『自太興年以來,北地有記,大小雪益頻是也,去年更是綿延月余,積雪過膝,人馬皆不得行……』
『公達所不差,』斐潛點了點頭,說道,『故而北漠之中,堅昆柔然之輩,南下而避之。以此而類之,諸位,知其華胥緣何而生乎?』
杜畿目光一亮,但是并沒有開口,而是旁邊的棗祗一拍手說道:『莫非是北漠部落南下,固有華胥之名,以敵我之分?』
『或然之?!混碀擖c頭,『上古無所記,然天道輪回,便如四季更替,華胥之時,或似如今,北漠苦寒,不得其居,部落紛紛南下,相互堆疊而爭,何以區(qū)分,當有名號以別之,故衍生其字是也……』
上古之時,顯然是地廣人稀的。
人類之所以形成部落,并非是一開始就是部落形態(tài),而必然是沒有部落人類就無法生存,才會聚集在一起。
部落多數(shù)是以血緣聯(lián)系,而發(fā)展到地域,不同血緣的部落聯(lián)盟,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氣候溫和,食物充沛,就像是后世很多吃撐了的杠精一樣,是不會有什么統(tǒng)一的想法和行為模式的,只有當受到生命威脅,意識到不統(tǒng)一行動就無法生存的時候,杠精也就自然閉上了嘴。
后世網絡越發(fā)達,經濟越好,年年歲歲杠精不絕,抬杠旗幟代代相傳,多半也是吃得太多,穿得太好,而忙于生計苦苦維持家庭的人,基本上都不抬杠了,必須要和他人配合,要懂得如何相互合作了。
華胥氏的年代,便是華夏上古歷史的一次量變到質變的飛越。
超大規(guī)模的消弭『杠精』的飛越。
從部落,到部落聯(lián)盟,而部落聯(lián)盟的后續(xù)形態(tài),就是國家。
部族聯(lián)盟的發(fā)育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血緣部族聯(lián)盟,第二個階段是地域部族聯(lián)盟,這就已經是國家的雛形了,為了生存,部落聯(lián)盟之中制定出了眾部落都必須遵守的規(guī)定,這就是律法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