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视频综合在线-亚洲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二区-国产在线观看自拍av-久久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啪

繁體版 簡體版
01小說網(wǎng) > 詭三國斐潛 > 第2518章選擇什么就會帶來什么(加更)

第2518章選擇什么就會帶來什么(加更)

青龍寺之中,產(chǎn)生出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

這種不和諧的聲音,有些偶然,但是也有其必然。

鄭玄出問題了……

一個人,只要不是在神怪世界當中,沒有所謂的無雙之術(shù),大概率是比不過一群人的。

不管是動手,還是動口。

幾百年前,孔子就證明了這一點。

最開始的時候,孔子他一個人說,聲音太小了,沒有人聽他的,所以他冥思苦想,就開始招攬弟子,隨后有賢人七十二、弟子三千,所以之后游歷諸國,諸國均以禮待之。

能不以禮待之么?

孔子以師生之禮、師生之情,聚眾弟子。有信義無雙的子路、有富致千金的端木賜、有可持矛野戰(zhàn)改革稅制的冉求。

這些弟子都在孔子之下,孔子召之即來,來之能戰(zhàn)……呃,串臺了,但是大概是這個意思,而在春秋戰(zhàn)國之時,有的小諸侯國才一個城,城中可戰(zhàn)之兵不過數(shù)百,相比較之下,孔子的聲音也就漸漸的大了起來,至少有人愿意聽他說一些什么了,不是見了面就將孔子像是驅(qū)趕乞丐一樣的趕走。

百年后,孔子開創(chuàng)私學之后,諸子并起。

其中墨子以鬼神、大義、救濟天下為念,聚集了一群不下于仲尼當年的弟子,聲勢浩大得讓諸侯都心驚膽戰(zhàn),不僅是要以禮相待,甚至連自家的欲念都不得不收斂起來,發(fā)出的軍隊出征的號令都要被迫撤回。

畢竟春秋戰(zhàn)國齊國初建之時,不過三四百士而已,便可征伐東夷終成一方強國,而當時墨子號稱一支穿云箭天下來相見,這勢力相比,簡直讓每一個春秋戰(zhàn)國的貴族都膽寒。

文化上的認同會帶來強大的聚合力量。

這一點,孔子和墨子,無疑是做得最為出色的兩個人。

后世之中也有很多人想要效仿。

就像是當下的青龍寺。

誰不會想要一呼百應,振臂一呼便是萬人景從?

可是這些人并不是完全清楚,其實孔子和墨子,兩種思維的運作方式,是截然不同。

雖然,孔子與墨子的思想主張都是在周之史官的基礎(chǔ)上而衍生的,但是其理論的根基,所涉及的是對于世界的認識,對于種族價值判斷的預期,然后產(chǎn)生出了分歧。

其實無論儒墨,都是可以治理一國的。

但是方向上,卻有不同。

選擇什么,便是會帶來什么。

孔子親親,墨子尚賢。

孔子差等,墨子兼愛。

孔子繁禮,墨子節(jié)用。

孔子生于春秋初期,貴族出身。時諸侯割據(jù),禮樂崩壞,孔子有感于此,故倡導禮樂,游諸國,訴仁政。希望回到周時禮樂昌盛之時,所以孔子的很多思想重禮樂。而墨子不同,墨子祖先為貴族,但到墨子時,已經(jīng)是平民。墨子當過農(nóng)民,做過木工,因此,他的思想多以為平民謀取好處,從平民的利益出發(fā)。

因此實際上,孔子推崇他的那一套沒有問題,而墨子推行墨家主義也同樣沒有問題,都是在某個階段之下的產(chǎn)物,是順應著其個人成長和生存環(huán)境而產(chǎn)生出來的不同理論。就像是石匠出身的,關(guān)心磨盤石槽;木匠出身的,關(guān)心耬車房梁;冶煉出身的,關(guān)心鑄鐵高爐;農(nóng)人出身的,關(guān)心莊禾漚肥;商人出身的,關(guān)心盈利錙銖……

沒能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就會出問題。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關(guān)注點,都有不同的三觀,平日里面各自忙碌,沒有多少交集當然相安無事,可是當某些事情,不得不要開始相互折疊在一起,各個利益的矛盾點并不能完全相容的時候,就自然而然的會產(chǎn)生出了沖突。

而當青龍寺匯集了不同環(huán)境的人,帶著不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到了一起的時候,自然就有了沖突,鄭玄就遇到了這樣的『沖突』。

青龍寺大論之中,可以辯論的東西很多,不管是經(jīng)義的邏輯也好,具體詞語的含義也罷,其實都沒有什么太大的問題,問題在于張開嘴的人,說出的話未必都是本意,或者是真意。

宛如兩個造謠者相互攻擊,都指著對方大叫這是『謠』,這是『假的』,但是又對事實的真相避而不談,具體情況輕描淡寫的帶過,覺得不管什么時候都可以蒙混過去。

鄭玄年齡大了,所以只是在一些重要的節(jié)點才出面授講,而其他的時候,鄭玄即便是心中想要去做,體力和精力也不足。

于是,聲音在傳遞的過程當中,就失真了。

這是很致命的。

鄭玄,在某些程度上是代表了驃騎大將軍斐潛的意志,也算是這一次青龍寺大論的主要角色,而他卻出了簍子。

當然,對于鄭玄來說,他肯定不想要出這個簍子的。

簍子不是鄭玄身上冒出來的,但是也相差不多,因為鄭玄太出名了。簡直就是當年的孔子一般,或者說,儒家大部分的子弟,都有一個『孔子式』的夢想,這是一件好事,但是被一些心懷叵測的人所利用,就出現(xiàn)了問題。

或者說,在這個方面上,這些『飽讀經(jīng)書』的家伙有者無師自通的聰明才智?

在青龍寺當中,在鄭玄正式宣講三禮之后,就莫名其妙的多出了不少鄭玄的『真?zhèn)鳌?、『正傳』、『親傳』、『正宗』等等的子弟,然后打著鄭玄的名頭,辭鑿鑿的表示自己才是真的,旁人都是假的,然后在某些經(jīng)義和注解上出現(xiàn)了極大的偏差。

甚至出現(xiàn)了『真?zhèn)鳌缓汀赫齻鳌凰f的完全相反的情況,然后『親傳』表示上面兩個都是假的,他才是真的,旋即又有『正宗』的出來辟謠,說其他都是假的,要相信唯一的『正宗』所才是真的……

一時間青龍寺打著鄭玄旗號的聲音太多了,就像是后世某縣大酒店,人人都說自己最正宗和純正。

鄭玄有收徒,也有在多個地方傳授過經(jīng)義。

鄭玄當年游學之后,『十余年乃歸鄉(xiāng)里。家貧,客耕東萊,學徒相隨已數(shù)百千人』。等到他六十歲多時,招收的弟子『自遠方至者數(shù)千』。由此可見,鄭玄當時私門講學,極一時之盛,其弟子眾多,幾遍全國各地。

這就導致了鄭玄弟子之中,絕對不可能是同一水準的,自然是良莠不齊。

在這些子弟當中,有潛心于學問的,當然也有存粹為了掛個名頭的,而鄭玄肯定沒有辦法說一一的去篩選,有時候便是大體上看兩眼,問一句,就已經(jīng)是非常難得了,還有的時候根本連這樣的看和問都做不了,只是收了『聽課費』便算是聽過課的弟子了。

說這些不是鄭玄的弟子么,這些人都能舉出他們在什么時間聽過鄭玄的講課,什么時候?qū)ⅰ喊輲煻Y』或是『聽課費』給與了某某人,還和鄭玄合過影……嗯,這個到?jīng)]有,反正就是都有人證物證說明這些人確實是經(jīng)過了認證的,有相關(guān)資質(zhì)的『鄭玄弟子』。

反過來若是承認這些人是弟子么,這些人又在將鄭玄原本正在向前走的路子扯得七扭八歪……

鄭玄這幾天焦頭爛額,他年齡大了,原本精力就無法和年輕人相比較,感覺就像是按下葫蘆浮起瓢一樣,前腳剛說某個論調(diào)不對,不是這樣解釋的,然后后腳又有一個新的說法冒出來,使得鄭玄和其弟子國淵忙于應對,甚至都有一些應接不暇,手忙腳亂。

隨后,就亂套了。

因為鄭玄自己都搞不清楚,普通的民眾就更加不清楚了。

一會兒是這個說法,另外一會兒又是另外一個說法,然后都宣稱自己是真的,旁人是假的,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最終導致連最原本鄭玄說的是什么,民眾也想不起來了……

『鄭公之前說了是這個?』

『好像……是吧……』

『別好像啊,到底是不是?』

『應該……是吧……』

『……』

一時間,青龍寺的整個活動,就就像是涌進了無數(shù)亂流一樣,頓時聲音嘈雜起來,失去了原本的流暢和秩序。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