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承彥伸手拿起天平,左右擺弄了一下,說道:“此器若是用于衡些細微之物,更佳。難得龐士元竟能做出此物……嗯,不對,士元不好于此,應不是其所制……”
旋即問黃月英當時龐統(tǒng)有沒有說是什么人制作的――
黃月英眨巴了一下大眼睛,說道:“當時光顧著搶了,還沒來得及問?!?
“咳!”這事情你還好意思講的一本正經(jīng)的樣子――黃承彥只好干咳了一下,也不好說些什么,畢竟是自家的女兒。
黃月英依然眨巴著眼睛,追問黃承彥道:“父親大人,你說這個該不該搶?。俊?
“這個么,按理說么,是不怎么應該……”黃承彥看了看手中的天平,又想了一想,方才說道。
“那好吧,我這就讓人送回去……”黃月英歪了歪頭說道,然后走上前來,伸手就要從黃承彥手里拿走天平。
“等等!”黃承彥連忙將天平舉得高高的,說道,“這……這怎能說是搶呢?這――明明就是借的!對,借的,等我們用完了,自然就還給士元……”
“呵呵……”
“嘿嘿……”
一大一小兩個人心照不宣的笑了起來。
此時門外有一個仆人稟報說今年參加大考的人均以到齊,問說是不是現(xiàn)在就開始?
黃承彥恢復了嚴肅的面容,點了點頭,說道:“即刻開始!”說完就往外走。
黃月英連忙上來拉住黃承彥的袖子,說道:“父親大人,我也想去……”
“哦?你也想去?”
黃月英小雞啄米似的點著頭。
“啊哈,那等你當上黃家家主的時候再說吧,哈哈哈……”黃承彥存心就是逗著黃月英玩,哈哈笑著走了。
黃月英跺著腳,隨后眼珠子轉了轉,嘻嘻的笑了,“我記得后院有一個剛做好的木犁,應該差不多高度……”
******************
數(shù)不清的燈籠,火燭,以及各個角落擺放懸掛的銅鏡,將整個黃家隱院的前院,照得是亮如白晝。
待黃承彥走到前院的時候,在黃家隱院的大門之外已經(jīng)站了滿了人,大都是荊襄附近的匠人,也有一些是長途跋涉遠道而來之人。
原來這是三年一度的黃家工匠大考的日子。
黃家向來擅長于制器,這么多年扎根荊襄,除了黃家之人之外,也有教導出不少工匠,而三年進行一次的黃氏大考,就跟后世的工匠評級是差不多一樣的性質,對已經(jīng)出師在外的黃系工匠的一個能力上的評級和肯定。
大考的方式既簡單也不簡單,每一個出師的工匠都可以拿出這三年中最為得意的作品,小一些的就拿實物,大一些的就做成模型,拿到黃家隱院來,讓黃家家主和六位大工匠進行評價,若是新穎有創(chuàng)意又有實用性的發(fā)明,那么將會上調(diào)發(fā)明工匠的等級。
黃系的工匠從出師開始就自動獲得了“能工”的稱號,然后再往上便是“精工”、“巧匠”、“大匠”一共四個級別,每一個大級別中還分成上中下三等,因此總共就是四級十二等。再往上就是相當于榮譽稱號的大工匠之稱,只有當黃家中六位老的大工匠有人故去,方從上等大匠中選拔補充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