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此時,家中一仆人手持名刺急走而入,稟告說董卓急召,來人已候在門外。袁紹皺起眉頭,我跟董卓沒什么往來,為何董卓找我?不過雖然有疑問,但是畢竟現(xiàn)在董卓的官比他大,也得只好動身前往。
待到了董卓府上,拜見了董卓,扯過一些不痛不癢的閑話之后,董卓說道:“皇帝沖,非萬乘之主。陳留王猶勝,今欲立之。人有少智,大或癡,亦知復何如,為當且爾。卿不見靈帝乎?念此令人憤毒!”――皇帝年幼蒙昧無知,不適合皇位,我看陳留王更好,所以想立陳留王當皇帝,年齡大小并不是問題,重要是后來當?shù)迷鯓樱憧挫`帝最先也是不錯,后來就不行了,再來一個這樣的豈不是讓人憤恨么?
董卓之所以叫袁紹來說這個事情,主要原因還是想讓袁紹做一個傳聲筒,讓他去告訴袁隗自己廢帝的決心,并探尋袁家對待此事的態(tài)度。
當下朝廷,權(quán)掌最大兵權(quán)的是董卓,而站在清流士族中最大一支的是袁家,因此只要是袁隗點個頭,那么廢帝這個事情就成了,就算其他人再反對都沒有用。要董卓去袁隗府上么,董卓覺得自己屈尊了,要袁隗來么,也還做不到將袁隗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因此就找上了袁家長子袁紹。
袁紹聞,并沒有馬上回話,顯然董卓說話的語氣并不是征求自己的態(tài)度,而是希望自己能將話帶回去,按照常理來說,袁紹應該講一句,此事重大,容回去再做考慮這樣的話,然后雙方就都明白什么意思了,董卓叫袁紹過來的這個見面的目的性也就達成了。
但是袁紹并不想這么干,因為袁紹了解到其實袁隗――
袁紹起身說道:“漢家君天下四百許年,恩澤深渥,兆民戴之來久。今帝雖幼沖,未有不善宣聞天下,公欲廢適立庶,恐眾不從公議也?!报D―袁紹不僅沒有表示要把話帶回去,而是態(tài)度強硬的表示了反對的立場!
董卓一愣,然后有些惱怒的罵道:“豎子!天下事豈不決吾?今令為之,誰敢不從?爾謂董卓刀為不利乎!”――臭小子,我不是讓你來提意見的,還沒聽懂么,趕快回家告訴你家大人,要不然我請你吃刀片子!
袁紹不甘示弱,反詰道:“天下健者,豈唯董公?”然后叉手作揖而出。
這下把董卓氣得不輕,口中大罵袁家子不懂事,看到從后堂轉(zhuǎn)出來的李儒,便對李儒怒氣沖沖的說道:“豎子辱我,必重責之!”
“明公且息怒。袁家子此番好生蹊蹺?!崩钊迤届o的說道,現(xiàn)在跟袁家算賬還是太早了些,還有用到袁家的地方,追責袁紹也不急于一時。
董卓不理解,說道:“何蹊蹺之有?”――我看就是個二愣子,連傳個話都不懂。
不多時,便有城門兵甲來報,說中軍校尉袁紹將節(jié)杖懸于東城門之上,出城而去了!
李儒聽到之后心念一轉(zhuǎn),忽問兵甲道:“只見節(jié)杖,可有印綬?”
“并未見印綬?!北谆卮鸬?。
李儒嘿然,笑道:“原來如此!”便揮揮手讓兵甲退下了。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