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凌將天辯臺的事情交待完。
尉繚實在忍不住,問道:“陛下認為,老臣那徒弟會將匈奴使者帶到尚學宮?”
趙凌沒有回答他,而是反問:“陳平已經(jīng)安排諸子百家今日在辯天臺授課,尉丞相沒有收到通知?”
尉繚皺眉:“老臣并未遇到陳主事,陳主事也并未向老臣提起?!?
趙凌哈哈笑道:“他肯定都已經(jīng)算到你會來了,還通知你作甚?你又不是學宮常駐老師?!?
尉繚聞也只是笑了笑沒有再說什么。
他跟陳平同為皇帝效力,在三川郡的時候接觸也不算少。
尉繚是認可陳平的謀略的。
昨日匈奴進咸陽,美食、秦樂、瓷器,他們都算見識過了。
皇帝的政治方針很明確,以夏化夷。
如何化?
讓蠻夷羨慕大秦百姓的生活,除此之外,便是讓蠻夷學秦律,學秦文,學諸子百家,逐漸同化。
整個咸陽,除了皇宮的建筑輝煌,還有便是這尚學宮了。
引蠻夷進尚學宮,讓他們震撼于尚學宮的宏大,讓他們感受大秦文化的博大精深。
若今日魏守白不引匈奴使者前來,那尉繚只能說,這徒弟他沒教好,徹底廢了。
大秦貴族都是一日兩餐,分朝食與晡食,即日出后,勞作前以及日落前,勞作結(jié)束后。
所以在晌午這個時候,并不會有學生或者老師去吃飯。
早朝散了之后,諸子百家的老師們就已經(jīng)準備好在天辯臺授課了。
縱橫一派二徒弟深諳兵法,嚴格來說,他其實是算得了尉繚有關(guān)兵家傳承,鬼谷縱橫傳承不公開授課,連尉繚在尚學宮教的也不是鬼谷縱橫的學說。
他只是勉強站在縱橫一派,當初司馬卬問尉繚要不要修縱橫的天辯臺,尉繚也是擔心皇帝多想,便要了一個。
法家吳公,儒家叔孫通,墨家相里玥,農(nóng)家田驥,兵家王離,醫(yī)家陽慶,陰陽家鄒玄,名家公孫,這八家?guī)е茏觽兂隽藢W室。
他們來到天辯臺,卻見皇帝和尉繚就站在縱橫那方天辯臺上,紛紛行禮參見。
趙凌擺手道:“朕今日前來,便是聽諸位講課,無需多禮?!?
說完走下了天辯臺,尉繚緊隨其后。
趙凌只是掃了一眼那些學子門生。
這差距是真的很明顯。
法、儒、墨、兵四家老師身后匯聚了學宮八成的學子,縱橫無弟子,醫(yī)家有三十余名弟子,農(nóng)家經(jīng)過上次楊稷的事情之后,多了十余名弟子,名家也只得可憐的三名弟子。
陰陽家聽課的學生明明還不少,但此時鄒玄身后只是跟著一名弟子。
皇帝親臨,老師正式在天辯臺講課,學子們也做好了選擇,相信以后應(yīng)該也不會變了。
趙凌若是想讓學子向后世那般,認諸子百家各位大能為師,是極不現(xiàn)實的。
門戶之見,學子精力都是問題。
學得雜遠不如學得精。
眼前的局勢,哪怕趙凌身為皇帝也只能認了,不可強行干預(yù),否則適得其反。
最先上臺講課的便是法家吳侖。
哪怕儒家已經(jīng)得到皇帝重用,李斯被誅,法家在大秦的地位依舊穩(wěn)如磐石。
尉繚站在趙凌身邊,雖然不動聲色,但還是在想,魏守白那蠢貨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