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越嘴角一揚,拂須笑道:“李斯那賊篡國謀逆,吾罵他不得?他也配稱是儒家弟子?”
畫風當真突變,大儒善辯,淳于越他們在陸賈門口等候,成了他等屈尊登門,陸賈久不接見,成了陸賈不尊師長,并非他等攀附權勢,前倨后恭。
而李斯與陸賈兩人有所相似,伏生倚老賣老先壓吳公一頭,將話題帶偏,罵陸賈之時,含沙射影連同李斯一同罵了。
吳公落入陷阱,為師與其相爭,結果淳于越最后一句簡直絕殺!
無論始皇帝在位之時,李斯何等的權傾朝野,做出再多的貢獻,又如何得始皇帝恩寵,可那些都是過去之事,如今李斯已死,還是因竄國謀逆之罪而死。
淳于越罵不得?
吳公敢再爭一句,怕是要被扣大帽子了。
吳公怎么也沒想到一時之間竟然如此被動,張口無,也不敢在語。
淳于越得理不饒人,冷笑道:“謀逆之賊,天下人皆可罵之!”說完,輕蔑地瞥了吳公一眼,隨后對叔孫通道,“叔孫兄,看那陸賈登上院長之位,便已背棄師門,此等腌臜之門第,吾等不登也罷!”
三人就此便要拂袖而去,哪有開始被吳公出譏諷時的窘態(tài)。
若說這是一場辯論,那吳公終究是輸在太年輕,輩分太低,再加上他老師有謀逆之罪。
若李斯未行那謀逆之舉,如今依舊被秦武帝重用,那他尚可一辯,與三位大儒爭鋒,如今局勢,他多說一字,便只會又迎來狂風暴雨般的轟炸。
淳于越他們在趙凌那里任何辭都無用,那是因為趙凌是皇帝,而且趙凌他也不講理啊,玩的全是臟東西,還用皇帝身份壓人。
吳公雖也是滿腹經綸,在三個老家伙面前還真是不夠看的。
正當淳于越三人要離開之際,陸府大門打開,陸賈從門中出來,身后跟著方才遞名謁的仆從小廝。
陸賈身長八尺,身著儒袍,面容甚偉,立于府門之前,望著淳于越等人,高聲道:“三位師長留步!”
淳于越猶豫了,叔孫通也頓住了腳步,伏生只是冷哼了一聲,徑直上了馬車,大聲道:“淳于兄,吾等與此等豎子,有何可談?”
伏生是最開始打嘴炮的,他已經對陸賈不抱希望,既已陸賈不尊師長,大儒風骨不許他再與陸賈虛與委蛇?
淳于越聞也動搖,此時拂袖而去,方顯大儒風骨,將陸賈不尊長者之事釘在鐵板之上,哪怕到了皇帝那里,他們也是沒錯的。
他們儒家三位大儒登門拜訪陸賈,被拒之門外,是他們錯了嗎?
挑不出任何的理!
反倒是陸賈,他到了皇帝那里怕也是不好交代吧!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