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勝利招呼著張躍進、大隊長還有村會計,幾個人七手八腳地幫著許家輝、段志遠和楊俊把他們帶來的行李搬到了宿舍。
除了換洗衣物,還有嶄新的暖水壺、搪瓷臉盆、毛巾牙刷等生活用品,甚至還有幾本厚厚的專業(yè)書籍,一看就是有備而來。
張勝利又讓人拿來了一個煤爐,放在他們房間:“三位老師,這天兒眼瞅著就要冷了,這煤爐子可以用來烤火,煤球管夠。晚上睡覺前記得把爐子拿到外面去,別煤氣中毒了?!?
隨后,張勝利又領(lǐng)著三位技術(shù)員在村里各處轉(zhuǎn)悠了一圈,挨家挨戶地給村民們介紹。
“鄉(xiāng)親們,這三位是農(nóng)大來的技術(shù)員,這位是許老師,這位是段老師,這位是楊技術(shù)員?!?
“以后咱們村的豬能不能養(yǎng)好,能不能讓大家伙兒都吃上肉、分到錢,可就全指望三位老師了?!?
“大家伙兒以后見了三位老師,都客氣點,有啥不懂的盡管問,老師們都是文化人,有耐心?!?
村民們紛紛從家里探出頭來,好奇又敬畏地打量著這三位城里來的專家,嘴里不住地稱贊著,眼神里充滿了對未來好日子的期盼。
關(guān)于三位技術(shù)員的伙食問題,村里干部們早就開會討論過了,就由大隊長家負責,每個月公中給大隊長的媳婦三十塊錢的伙食費和200斤大米。
他們來到大隊長家,張勝利說:“嫂子,這三位老師往后就在咱村常住了,他們的伙食,就由您家負責了?!?
大隊長媳婦是個爽利人,一聽這話,笑著說:“三位老師是為了幫咱們村才來的,在我家里吃飯算啥?!?
她拍著胸脯保證:“勝利兄弟,你放心,保管頓頓有肉,菜也給做利索了,絕對讓三位老師吃好喝好,不想家。”
她這么痛快,自然也是有原因的,她家大兒子在養(yǎng)豬場里干活,每個月能實打?qū)嵉仡I(lǐng)到工資,這在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美事。
更何況,這養(yǎng)豬場要是真干起來了,以后生豬出欄賣了錢,家家戶戶都能跟著分紅,那才是真正的大頭。
現(xiàn)在辛苦一點,照顧好技術(shù)員,就是為了將來全村的好日子。
再說每個月還有30元的伙食費,稱點肉足夠了。
張衛(wèi)國這邊,自行車蹬得跟風火輪似的,大舅家住在太陽山那邊。
從花溪村過去,就算他這年輕力壯的小伙子,也得實打?qū)嵉氐派蟽社婎^。
一路塵土飛揚,路兩邊的田地都收割完畢,露出光禿禿的黃土地,偶爾還能瞅見幾塊綠油油的菜地,那是鄉(xiāng)親們自家種的,留著過冬的。
眼瞅著太陽山的輪廓越來越清晰,村口的幾棵老柳樹也遙遙在望,張衛(wèi)國看著前后沒人,這才把自行車停在路邊一棵老槐樹下。
他意念一動,從系統(tǒng)空間里取出了早就準備好的兩罐麥乳精和兩瓶雪梨罐頭。
這年頭,麥乳精和雪梨罐頭,都是稀罕玩意兒,是走親訪友的上等禮品。
張衛(wèi)國昨天在市里供銷社買東西的時候,順手捎帶的。
他當時一次性買了10瓶麥乳精,20瓶罐頭,還有10袋奶粉。
給家里留了一些,剩下的都一股腦兒地塞進了空間里,想著平時有能用得上的時候,省得臨時抓瞎。
把麥乳精和罐頭仔細地用網(wǎng)兜裝好,掛在自行車把上,張衛(wèi)國這才重新跨上車,朝著大舅家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