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另一邊,大元帥府同樣燈火通明,晝夜不息。
秦良玉已經(jīng)從孫承宗手里接過帥府的日常管理權(quán),領(lǐng)導(dǎo)者九處二局,對帥府的架構(gòu),人事,進行重新的調(diào)整,梳理。
這一次,曹文詔,熊廷弼等人也在,眾人合力,對帥府進行革新。
大明的軍制,朱栩歷來是托付給孫承宗一個人,其他人極難插手,為的就是確保軍隊牢牢控制在他一個人手里!
時過境遷,朱栩需要一個體制健全,奮發(fā)向上的多軍種軍隊,這就需要各種人才參與到管理層。
經(jīng)過多天的會議與改革,孫承宗是長松一口氣,將秦良玉,盧象升,曹文詔,熊廷弼,楊嗣昌幾人邀入他的府邸吃飯。
孫承宗多喝了幾杯,朗笑著道“不怕你們嘲笑,這幾年我日干部支,力有不及,本想與畢景會一起致仕,但皇上不允,這一次由你們在,我發(fā)現(xiàn)確實是老了……”
曹文詔年近五十,依舊壯碩,哈哈一笑,道:“元帥,你這話騙得了別人可騙不了我,沒少在皇上面前給我使絆子吧?”
現(xiàn)在朝局已定,朱栩確實沒有讓曹文詔接替孫承宗,由此孫承宗不介意曹文詔的調(diào)笑,笑道:“不止是你,秦副元帥我也說了不少壞話。”
秦良玉滿頭白發(fā),坐在眾人之間,絲毫不顯突兀,聲音堅韌又清朗,道:“我就不計較了,反正多元帥一個不多,少元帥一個也不少?!?
聽著秦良玉的話,眾人都是搖頭失笑。
當初傳秦良玉要接替孫承宗,不知道鬧出多大風波,朝野的彈劾奏本,講理進讒的人如過江之卿,數(shù)之不盡。
盧象升看著幾人談笑無忌,道:“今年或許會更多,一個總兵,背后不知道站著多少人,牽扯多少達官貴族,士紳豪門?!?
熊廷弼道:“我琢磨著,除了遼東,老盧你的麻煩最大,其次就是我了,副元帥,明天我要登門叨擾,您可不要嫌煩?”
熊廷弼接替秦良玉,出任四川大都督,接管周邊六省的軍務(wù)。
秦良玉輕輕點頭,道:“四川的情況最為復(fù)雜,若是熊大都督有需要,我可以派馬祥麟?yún)f(xié)助,他對情況比較熟悉?!?
熊廷弼大喜,道:“那最好不過,多謝副元帥?!?
孫承宗聽著幾人的話,道:“我們不同于政務(wù),相對簡單一些。只要凌厲,果決的處置,軍隊之外,自有孫白谷去管。”
秦良玉道:“此次清理,除了禁軍,兩大營,巡防營由兵部著手,其他的,皇家軍團,騎兵,步兵,包括海軍,都在內(nèi)。總兵四十六人,副總兵一百九十六人,用半年時間,甄別他們,并進行重新調(diào)配、整肅,確保高層的純潔,干凈,忠于皇上!”
孫承宗放下酒杯,道“穩(wěn)一段時間,明年就可以開始進行都尉一層的甄別,這一層人數(shù)相當多,又最為中堅,關(guān)鍵,要逐步推進,不要引出亂子,一到兩年是必須的,而后,就可以對下層校尉進行清查,兩年時間應(yīng)該可以收尾,前前后后,五年,差不多就能完成軍隊的徹底改造,打造一支新式,精銳,強大的海陸軍!”
這次的清理計劃,不止是為了配合‘新政’,去除舊患的同時,也是要與大明舊式軍隊進行徹底的切割,打造新式軍隊!
自然,清掃計劃是孫承宗等人的,切割與新建是朱栩一直以來的計劃。
秦良玉以及幾位大都督點頭,這些天他們就是為這些事情在做計劃,布置,等年沐一過,他們正式宣誓,述職后,就會向皇帝辭呈,各自履職,開始執(zhí)行計劃。
軍隊這些人比孫傳庭等人還有緊迫性,早已經(jīng)迫不及待。
元宵節(jié)一過,大明仿佛才邁入景正六年,一股緊繃,不安的氣息在朝野流轉(zhuǎn)。
新任的朝廷高官,包括孫傳庭在內(nèi)的新內(nèi)閣,秦良玉在內(nèi)的副元帥,大都督,正式在議會,對著大明列祖列宗排位宣誓就職!
這也標志著,內(nèi)閣正式的進入孫傳庭時代。
就在孫傳庭宣誓的第二天,朝報發(fā)表了一片白話文文章,是給天下人看的,這篇文章充滿了火藥味,強烈的進攻性。
標題是黑色大字:‘新政’是一場不容失敗的戰(zhàn)爭!
文章列明了大明面臨的的十大問題,內(nèi)閣誓要突破桎梏,完成目標,并且擺出了一系列的準備方案。
這是明晃晃的宣戰(zhàn),粗暴直接!
不同于以往的畢自嚴時代,那個時候,朝廷一有風吹草動,天下沸然,反應(yīng)激烈。面對孫傳庭,回應(yīng)的是一片安靜。
隨后內(nèi)閣,六部一系列官員的調(diào)整上任,不斷充實著新內(nèi)閣的權(quán)力與權(quán)威。
在景正六年,二月初一,廉政反貪局局長,督政院院正,大理寺寺卿,吏部尚書四人,在內(nèi)閣簽署《反貪戰(zhàn)書》,四部門將協(xié)力打擊貪腐,用三年時間,打造一個清廉的官場!
二月初二,這一天,大理寺開庭。
新改革的大理寺,審判庭有一個主審,四個陪審。
他們審的第一案,就是魯王的‘貪贓不法,行為狂?!?
不說魯王那些舊賬,就是在宗人府,接過平王一大攤子,這些年做過的手腳,稍微一查就能連根拔起,牽累甚多。
還有一個,就是晉王,這位幕后之人分的也不少,現(xiàn)在羈押在天牢,等著乾清宮下旨剝奪爵位,刑部好送審。
主審的名叫陸正行,是皇家政院三期的生員,是汪喬年從政院調(diào)來的眾多學生之一。
陸正行翻閱著厚厚的卷宗,抬頭看向站在大堂內(nèi),一身枷鎖的魯王。
他前面不遠處,有一個負責堂記的師爺,他拿著一張張狀紙,大聲宣讀。
林林總總,共十六條,大多是涉及貪腐,瀆職。
大堂內(nèi)只有師爺?shù)穆曇?,堂?nèi)椅子上坐著四十多百姓,一樣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