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栩正在黃太吉搞的文苑內(nèi),慢慢的踱著步子。
朱宗漢跟在他身后,面無表情的道:“這里是黃太吉特意做的,他對我們明朝的文化特別感興趣,也重視漢官,還仿照我朝六部改革,嚴格來說,他是一個很有能力,很有野心的人。”
朱栩點頭,書架上,意外的還發(fā)現(xiàn)了《神宗實錄》,《三朝要典》。
朱栩伸手拿過《三朝要典》,信手翻了翻,上面還能看得到黃太吉的批注,都是漢文,每一個字都是工工整整的小楷。
在‘紅丸案’的結(jié)尾處,還有一行小字:‘宮闈亂,朝堂亂,整個大明就一個‘亂’字,無人不在其中?!?
朱栩眉頭挑了挑,黃太吉看的還真是準,明朝的黨爭在萬歷朝急劇成型,堂而皇之,在天啟朝發(fā)展到了巔峰。萬歷朝的黨爭無處不在,甚至涉及到了宮闈,所謂的‘國本之爭’更是朝臣與天子的對立,長達十多年,為此被罷免了三任首輔,數(shù)十堂官,可最后還是萬歷皇帝退后,朝臣大勝!
“這是沒了規(guī)矩……”朱栩自語一聲,將書塞回去。
朱宗漢待朱栩塞回去之后,繼續(xù)道:“鮑承先等人,應(yīng)當與黃太吉還有聯(lián)系,李思忠等人切割的很干凈?!?
朱栩背著手,慢慢的繼續(xù)走著。
朱宗漢知道皇帝在聽,便又道:“城里的金人來處復(fù)雜,多半是努爾哈赤原本部落之人,對黃太吉忠心耿耿?!?
朱栩?qū)@些都不在意,接下來,會有一場大清洗!
他腳步停下來,看著朱宗漢道:“你接下來的任務(wù)要轉(zhuǎn)變了,除了科爾沁,西南的準噶爾也給朕盯著,準噶爾附近的也都撒撒網(wǎng),廣撒網(wǎng)?!?
朱宗漢神色不變,目光深深的看了眼朱栩,旋即俯身道:“遵旨?!?
朱栩說完這些,又在這文苑逛起來,黃太吉是用了心的,這里都是漢人的經(jīng)典書籍,琳瑯滿目,種類齊全。
朱宗漢跟在朱栩身后,等了一會兒又道:“皇上,我朝平復(fù)遼東,對草原影響極大,察哈爾最近多了諸多部落的使者,還有不少人遣使入京,想與我大明修好?!?
朱栩一笑,道:“一時的,我大明沒有足夠強大的騎兵,不能來一場真正的討伐之戰(zhàn),草原上的部落是不會真的臣服的。給朕盯緊了,不要松懈?!?
“遵旨!”朱宗漢道。
朱栩逛了一圈,心里也起了一個念頭。剛要說話,曹化淳從外面匆匆跑過來,道:“皇上,信王,靖王,孫閣老,申尚書,傅尚書等人求見?!?
朱栩看著一排的書架,頓了頓,道:“知道什么事情嗎?”
曹化淳掃了眼四周,道:“可能是關(guān)于遼東如何安置?!?
朱栩神色動了動,微微點頭,終究還是來了。
他又看了眼朱宗漢,轉(zhuǎn)身向外面走去。
朱宗漢躬身,等朱栩走了,也消失在文苑。
朱栩來到暖閣,一群人都在等著了,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小二十人。
朱由檢,靖王,孫承宗,申用懋,傅昌宗,周應(yīng)秋等等,齊齊都站著,朱栩一進來,連忙行禮。
朱栩擺手,走到軟塌坐下,看了眼眾人,端起茶杯道“說吧,什么事情?”
眾人相互對視一會兒,朱由檢抬手道:“皇上,遼東基本平定,黃太吉短時不會來侵,臣等是想問,遼東官員,該如何布置?”
歷來人事都是最復(fù)雜的事,尤其是這種時候,有功要賞,沒功也要賞一賞,激勵一番。
如今這么多人擁擠在遼東,熊廷弼,毛文龍,祖大壽,楊麟等等,哪一個都是在遼東多年,功勛累累。張問達,賀虎成一個是巡撫,一個是總督,再加上孫承宗在其中的影響力,位置就那么多,怎么安排都可能會引起人心不滿。
可這種事有拖不得,還得盡快解決,安撫人心。
朱栩放下茶杯,看著眾人,淡淡道:“你們怎么看?”
眾人都沒有說話,目光看向最前面的朱由檢。
朱由檢心里有些惱怒,可按照位分確實他最高,只得繼續(xù)道:“皇上,遼東地域遼闊,分散,臣議,劃分兩省,集中人口與兵力,慢慢開墾,發(fā)展?!?
多一個省就會多出無數(shù)的官職,也就能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