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登基數(shù)十載,勵精圖治,掃平六合,統(tǒng)一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樁樁件件,皆是他親手擘畫,力排眾議推行。
朝廷命官的擢升罷黜,更是他一而決。
然而,環(huán)顧身側,真正能倚為股肱、托付重任的棟梁之材,似乎總也跳不出那些盤根錯節(jié)的世家大族所推舉的范圍。
他們想讓他看到的,他才能看到。他所能精心培養(yǎng)的,似乎也只有一個繼承人——長公子扶蘇。
他將所有的期望、帝國的未來,都孤注一擲地寄托在扶蘇身上,傾注心血,延請名師,教導帝王之道。
然而,當扶蘇仁厚有余而殺伐果斷不足、難以駕馭這龐大而復雜的帝國機器時,嬴政心中那份沉甸甸的失望,幾乎將他壓垮。
他只能寄望于有生之年,為扶蘇掃清一切荊棘障礙,鋪平道路。
直到……趙凌的出現(xiàn),建立了尚學宮。
起初,嬴政是震怒的,認為這是對皇權的挑戰(zhàn),對帝國選官制度的顛覆。
可時至今日,尚學宮以其開放包容的學風、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宗旨,吸引了眾多寒門才俊、百家學子,其培養(yǎng)出的士子,逐漸在朝廷嶄露頭角,其“含金量”日益提升。
這無疑在世家大族把持的官吏選任渠道之外,為皇帝開辟了一條新的、更為廣闊的取士之路,大大削弱了世家門閥對朝政的鉗制。
一個念頭,如同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在嬴政心中激蕩起層層漣漪,這三本他都未曾見過的兵書……
是否也可以像尚學宮廣納賢才一樣,面向天下有識之士,明碼標價地售賣?
讓那些真正渴望知識、有軍事天賦的寒門子弟,也能有機會觸及這兵家至理?
這或許,是打破軍事知識被少數(shù)將門世家壟斷、為帝國發(fā)掘更多潛在將星的一條蹊徑?
嬴政深邃的眼眸中光芒閃爍,陷入了長久的沉思,指節(jié)無意識地輕叩著光滑的檀木桌面,仿佛在敲擊著帝國未來的另一種可能。
……
與此同時,千里之外的咸陽宮,氣氛卻有些微妙。
章臺宮內,燭火通明,驅散了深宮的幽暗。
趙凌將扶蘇宣召入宮。
扶蘇身著侯爵常服,步履沉穩(wěn)地踏入大殿,對著御座上的年輕帝王躬身行禮,聲音清朗:“臣扶蘇,拜見吾皇,吾皇萬歲!”
趙凌正俯首于堆積如山的奏章文牘之后,朱筆疾書。
聽見聲音,他猛地抬起頭,那雙銳利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如同獵人鎖定了獵物,直勾勾地射向扶蘇,臉上洋溢著一種過于“熱情”的笑容。
扶蘇被這目光看得頭皮發(fā)麻,后背的汗毛都似乎豎了起來,腳下那雙云紋錦履的鞋尖,恨不能立刻在光潔如鏡的玄色地磚上摳出個三室一廳來。
他太熟悉這眼神了!每次皇帝這么看他,準沒好事!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