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沉默了片刻,神情更是復(fù)雜:“韓信在陛下身邊待了兩年,不敢說多么了解陛下,說出這樣的話,也沒有太多的根據(jù),這只是個人的感覺罷了。”
“蓋聶若出事,陛下可能不會在乎后果。”
“胡人最好別傷到蓋先生,否則……”
韓信自覺不算太了解趙凌。
他從趙凌的一一行中,看到了太多的矛盾點。
趙凌可以隱忍多年,暗自發(fā)展勢力。
嬴政駕崩,他明明坐擁大軍,可以隨大軍一同前往咸陽,以絕對的優(yōu)勢奪取皇位。
但他偏偏就跟瘋了一樣,帶著蓋聶以身犯險,兩人便敢奔赴咸陽。
蓋聶也是跟他一樣瘋狂,沒有勸阻,還欣然相隨。
就算咸陽城中已經(jīng)布局好了,就算趙凌早已算好結(jié)局,就算不想傷到百姓和安插在咸陽城中的人。
就算……就算……
皇帝豈能在大勢在握的情況之下去弄險?
哪怕風(fēng)險再小,那也是風(fēng)險啊!
可趙凌就這么做了,結(jié)果似乎比大軍直入咸陽更好。
還有趙凌在三川郡的種種作為,都不像個皇子。
他就算要重用商人,皇族與商人同席飲酒作樂,就因為商人給的錢多?
他似乎很愛財,但為百姓修建房屋和道路,都是他給的錢。
他似乎很仁慈,但殺起人來根本不帶一絲猶豫。
趙高李斯明明可以利用,讓他們活著,明顯更加符合皇帝的利益,他卻直接殺了。
胡亥、扶蘇明明該殺!
他卻讓他們活著,還封扶蘇為長安候。
這不似一個皇帝該做的。
帝王之家不是沒有親情嗎?
帝王不該只執(zhí)著于江山嗎?
趙凌身上除了皇帝的霸氣,他的身上還帶著太濃的人情味。
不!他更像是俯視蒼生的神明。
征討胡人在他眼中似乎只是一場無聊的游戲罷了。
不滅胡人,大秦能得到更好的發(fā)展,更多的利益。
但滅了胡人,對趙凌來說絕對也可以接受。
韓信當(dāng)著蒙恬、蒙毅的面說他是無根據(jù)的猜測。
實際上他曾在與趙凌和蓋聶飲酒的時候聽到兩人的談話。
趙凌說起他的滅胡計劃。
蓋聶自薦,欲要為使。
趙凌勸誡無果,與蓋聶飲了杯酒,然后說過一句話:“先生若執(zhí)意為使,還請平安歸來,否則趙凌將親率兵馬踏平草原,讓所有的胡人為先生陪葬!”
蓋聶也是同樣復(fù)雜的人。
他明明是天下第一劍客,卻向往和平,反對殺戮,不惜只身犯險親赴草原。
他竟然要救那些胡人,他認(rèn)為胡人當(dāng)中,亦有良善之輩,雖大戰(zhàn)難免,但少死些人也是好的。
何其的荒謬!
胡人,值得劍圣以身救贖?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