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大的還在后面
在一般情況下,這樣跟領導講話肯定是不太合適的。
但眼前的場合顯然比較特殊,所以倒也沒人顧得上深究這些細節(jié)。
“讓人也飛到這么快”,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再明顯不過。
總不可能是把人本身加速到高超音速吧?
肯定是要整個載具出來。
只不過,當這個提議被常浩南以如此嚴肅的方式說出來的時候,還是很難被大家在
更大的還在后面
除去軍事用途以外,常規(guī)運輸似乎并沒有如此嚴苛的需求。
大多數(shù)人的一天時間也沒有那么值錢。
見大領導遲遲不開口,剛才那名空軍將領終于得找機會,替所有人問出了自己的擔憂:
“浩南同志,地球畢竟就只有2萬公里左右的半周長,超高速運輸?shù)男зM比總歸還是需要考慮的問題啊……是不是停留在武器裝備領域更穩(wěn)妥一些?”
近些年華夏能夠投入的研發(fā)資源確實多了不少,但整體上仍然處在追趕者的地位,還遠遠沒到可以隨便用的程度。
花錢不怕,但要是花大價錢搞出來一個沒有太多實際用途的東西,那可就是奇觀誤國了。
不過常浩南早就為此打好了腹稿:
“首長,我計劃中的運輸載具雖然和吸氣式高超音速武器一樣,都是使用雙模態(tài)沖壓發(fā)動機作為動力,但因為無需考慮突防問題,所以并不需要全程在大氣層內(nèi)運行,而是可以結(jié)合‘玄鳥’的部分特點,利用好鄰近空間的優(yōu)勢……”
“實際在大多數(shù)飛行過程中都處在滑翔狀態(tài),只需要在每個軌跡周期的最低點給予一定動力即可,所以單就運行成本而,并不會比現(xiàn)有的普通飛機高上太多……”
他在這里也稍稍玩了個文字游戲——
要想讓飛行器長時間承受10倍音速飛行,那就算采用自發(fā)汗冷卻等新技術,也勢必需要使用相當昂貴的表面材料,單論造價根本壓不下來。
但如果平攤到全壽命成本的話,因為燃料經(jīng)濟性遠超常規(guī)飛機,反倒顯得沒有那么夸張。
一眾首長其實也注意到了常浩南強調(diào)的“運行成本”,只是他們的關注點已經(jīng)被另外一個細節(jié)給吸引走了:
“你是說,這種……飛機,和馬上就要進入研制階段的吸氣式高超音速導彈有一定共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