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游戲規(guī)則的武器
十幾號人面面相覷了幾秒鐘之后,李吉祥才想起來放下手中的三色記號筆,然后揉了揉因為一直懸空而有些發(fā)酸的手腕。
或許是因為表演失敗有些尷尬,他率先咳嗽了兩聲,然后轉向不遠處之外眉頭緊鎖的盧志成:
“團長,剛才那東西是一發(fā)……什么?”
李吉祥這會兒已經看到了屏幕上那個2250s的數字,但卻顯得比剛才更加困惑了。
因為在他的概念里,似乎沒有什么東西的末端速度處在這個奇怪的區(qū)間里。
大體上講,彈道導彈的再入速度會隨著射程提高而增加。
但并不是簡單正比關系。
一般來說,遠程和洲際彈道導彈的再入速度可以達到15-20馬赫甚至更高。
截至目前,唯一實用的攔截方法是打一枚同樣裝載核彈頭的防空導彈上去同歸于盡。
當然,這種武器本身不會配備常規(guī)裝藥,一旦實戰(zhàn)發(fā)射就意味著啟動一場無可挽回的核戰(zhàn)爭。
所以屬于完全論外的武器。
但等閑的中短程導彈,尤其是大部分連頭體分離能力都沒有的戰(zhàn)術型號,又很難突破5馬赫這一層阻礙。
最新型號的中程導彈擁有兩級火箭,倒是能夠實現這個再入速度。
可是解放軍似乎還沒奢侈到隨隨便便就打一發(fā)東風21的程度……
盧志成沒有馬上回答,但是低著頭思索了半晌,卻也沒有想出一個更加合理的答案。
只好搖了搖頭:
“我也說不太準……”
“不過可以肯定,這不是咱們現有裝備能夠對付的東西……”
李吉祥這會還沉浸在剛才并不成功的攔截之中,有些為難地問道:
“那演習結果……”
“當然是如實上報!”
盧志成深吸一口氣,接著緩緩站起身:
“這個目標的具體情況,上級肯定早就知道。”
“所以,我們恐怕才是作為陪練的那一方……”
……
實際上,盧團長的猜測屬實有些妄自菲薄了。
發(fā)生在幾百公里外的這次反導攔截演習,是軍wei額外安排進行的,與雙錐體彈頭的測試之間完全獨立,并沒有誰做誰的陪練一說。
因此,位于發(fā)射陣地的常浩南等人,眼下也還不知道有這么一檔子事。
由于本次測試的并非完整作戰(zhàn)系統(tǒng),因此并沒有針對命中精度的考核。
65馬赫的末段速度并不足以讓空氣產生電離層,因此,只要導引頭能夠正常啟動,就意味著彈頭本身抗住了整個飛行過程中的過載、輻射、當然還有最重要的溫度考驗。
所以對于他們來說,在聽到“導引頭開機”這個回報口令之后,本次測試就算是大功告成……
刑牧春看著遠處還沒有完成撤離的導彈發(fā)射營,突然感覺到了幾分不真實感。
我一個長征二號f火箭的副總設計師,怎么突然就親眼見證到高超聲速武器試射成功了呢?
哪怕只是一個彈頭,甚至還是非完整狀態(tài)下的彈頭。
但是要知道,從項目啟動到現在,只有將將半年時間。
整個項目的進度,簡直是字面意義上的日新月異。
他的目光掃過面前一眾同僚,發(fā)現其他人的表情似乎也和自己差不太多……
“所以……成功了?”
他試探著問了一句。
一時間,沒人回答。
甚至包括常浩南在內。
對于他來說,這個彈頭本身倒是小事。
但上面承載著的很多技術,卻是可以惠及未來幾年,甚至更長遠的關鍵。
最后,還是導彈旅長魏士軍實在憋不住,開口打破了沉默:
“是的,發(fā)射成功了?!?
短短七個字,如同突然被打開的大壩閘門一般。
眾人從幾天之前便開始積累的情緒,如噴薄的洪水一般釋放而出。常浩南本來已經習慣了這種場面,但還沒等他反應過來,就見到面前不遠處的刑牧春-->>轉過身來,給了他一個恐怕是用盡全身力氣的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