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偰趺粗溃俊?
“唉……”
常浩南嘆了口氣:
“因為我這邊也遇到了幾乎完全一樣的問題”
說著,把桌面上剛才盧青松帶來的測試報告遞給杭志斌:
“看一下吧,這上面有圖,是不是跟你們……”
常浩南的聲音,到一半便戛然而止。
因為就在這一瞬間,一個念頭從他的腦海當中飛速劃過,擦出了一連串靈感的火花。
激光選區(qū)熔化成型,是妥妥的利用激光熱效應工作。
而他這邊的超短激光加工,則是要盡可能減少熱效應的作用。
可現(xiàn)在兩邊卻產生了相同的問題……
眾所周知,裂紋產生的直接原因,基本是因為殘余應力大于材料本身的抗拉強度。
而目前的皮秒級激光實際上不足以規(guī)避全部熱效應。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在當初常浩南開發(fā)超短激光加工設備時,是把待加工工件浸泡在液體當中。
如果一定要說成型和加工兩個過程中有哪里比較類似,那大概就只有這個過程。
不是說冷卻方式一樣——
粉末成型過程中當然不可能填充液體。
但本身更高的溫差卻使得其傳熱效率與液冷接近。
也就是冷卻速率接近
換句話說,應力本身很可能是在材料冷卻過程中產生的。
并且,未熔化的粉末與熔融粉末的邊界會形成缺口,增大了表面自由度,因此,裂紋更容易在試樣的側面產生。相比之下,由于上表面是由最后熔化的熔池組成,表面質量較好,不易成為裂紋源。
這樣就可以解釋,為什么杭志斌那個立方試樣的上表面相對光滑,而側棱部分情況最差。
“杭研究員……”
許久之后,常浩南緩緩開口道:
“我好像……想到解決辦法了?!?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