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方勢力的陸續(xù)下場,四會合并的消息也不再是秘密了。
在經過媒體的報道之后,很快整個港島都知道,四大交易所的時代要結束了,那個已經注冊了四年之久的聯(lián)交所終于要開業(yè)了。
相較于四會時代的落幕,民眾更在意聯(lián)交所新任主席會花落誰家。
畢竟這可是聯(lián)交所成立之后的首任主席啊,意義重大。
其實不僅僅是普通民眾關注此事,各方勢力也都對聯(lián)交所主席的人選非常的重視。
自杰爾、勞倫斯等人決定推動四會合并開始,關于聯(lián)交所主席人選的爭奪就已經開始了。
且參與爭奪的勢力遠不止杰爾、勞倫斯等人,包括李毅為首的華人商會、以港督為首的港英當局、以道爾森為首的英資集團,甚至于就連日韓財團也都參與了進來,想在聯(lián)交所這塊巨大的蛋糕中分一杯羹。
畢竟港島是整個亞洲除小日子股市外,體量最大,且最為成熟的證券市場,這一點連南韓、土澳等國都比不上。
對于資本來說,這樣一個巨大的市場就是超級聚寶盆。
不要說是拿下話語權最重的主席了,即便只是拿下一個董事的席位,也能在以后的投資中提供大量的便利。
所以,關于聯(lián)交所管理層職務的爭奪從一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
5月6日,港英當局主持召開了四會合并的首次正式會議,會議確定港島證券交易所、遠東證券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以及九龍證券交易所正式合并為聯(lián)合交易所,并就聯(lián)合交易所經營管理方式進行了商議。
與此同時,港英當局還準備以行政命令確定聯(lián)交所主席以及證監(jiān)會主席的人選,但這個提議一經提出,就遭到了李福眺等人的強烈反對。
隨后,雙方就此事展開激烈的交鋒。
就在各方勢力僵持不下的時候,李福眺代表華人商會直接攤牌了,表示聯(lián)交所主席、副主席以及三分之二的董事必須由華人商會代表出任,否則四會合并提案暫時擱置。
同時,為了保證各大上市公司以及股民的利益,避免因市場動蕩而被外來資本收割,即日起四大交易所的減少三分之一的業(yè)務量,必要時甚至于還會臨時關閉交易所。
在李福眺將事情擺到桌面上之后,港英當局以及那些西方資本都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這種事情不是各憑本事嗎,怎么一上來就掀桌子,沒有這么玩兒的?。?
但李毅可不管他們這些,他很清楚,現(xiàn)在行政權在那些鬼佬手里,要是不這么做的話,那些鬼佬必然會利用手中的權利,將聯(lián)交所主席以及主要管理層的職務都掌控在他們手里。
再加上證監(jiān)會的存在,以后港島的證券市場就徹底被那些鬼佬給控制了。
屆時,他們不管是做空港島經濟,還是利用經濟危機收割港島老百姓的財富,都會變得非常輕松。
所以,這事兒李毅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和他們作過多的糾纏。
要么答應條件,合作共贏,要么一拍兩散!
而在與港英當局爭奪聯(lián)交所管理層席位的同時,在李毅的授意下,星辰投資公司的各個部門也行動了起來,為李福眺造勢。
先是李毅親自為李福眺出任聯(lián)交所主席造勢打call,公司的宣傳以及公關部門迅速跟進,緊接著其他高管也頻頻接受采訪,公開支持李福眺。
一時間,港島各大主流媒體都是關于李福眺的報道,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星辰投資公司以及華人商會這邊都希望李福眺出任聯(lián)交所主席...
而港英當局以及西方資本自然是不會這么輕易妥協(xié)的,他們會很清楚聯(lián)交所主席的重要性,這不僅僅關系到港島證券市場的未來走向,更關系到港島地區(qū)上萬億資產能否脫手。
再加上他們也不認為李福眺等人會真的會減少交易量,至于關閉交易所就更不可能了,畢竟不管是減少交易量和關閉交易所,都是殺敵一千自損一千二的損招,妥妥的損人不利己。
對于商人,怎么可能會做這種賠本的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