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3月6日,農(nóng)歷二月初一!
今天是云睿和云錦滿月的日子,李毅一大早就起床了,然后先是到街上買了十幾個大肉包子,又帶了小半盆兒小米粥回來。
簡單的吃過早飯,李毅隨后帶上父母以及娟子來到了姜家老宅。
他準(zhǔn)備帶上姜雪和孩子以及雙方的岳父岳母,到城里的照相館拍一些照片。
這年頭沒有智能手機(jī),不能隨時隨地的給親人拍照片,也只能在重要的日子去照相館拍一些了。
車上,李毅一邊開車一邊說道:“爹、娘,你們昨晚上睡的咋樣?”
“還行!”
相對于父親惜字如金的回答,母親張月紅就不一樣了,只見她笑著說道:“我覺得和咱村里的宅子比起來更好住,也更暖和,就是有些費(fèi)炭!”
“娘,要是覺得冷的話,您就可勁兒往爐子里添炭,咱家還真不缺炭錢!”
說真的是,盡管已經(jīng)重生快一年了,李毅對這個年代的物價還是不太適應(yīng)。
就拿這煤炭來說,上好的精煤一噸也就三十多塊錢,平均下來一分五一斤。
要知道四十年后,同樣一噸煤的價格隨隨便便一千多,高峰的時候甚至于曾一度突破到兩千塊錢。
這年代除了工業(yè)品以外,其它東西的價格真的是很親民。
“知道了,不過我覺得這京城比咱們那邊要暖和不少!”母親道。
“呵呵,那是因為這邊的維度要低...”
“啥維度?”
聽到這話李毅頓時懵了,這咋和母親解釋。
就在這時,一旁的娟子突然說道:“嬸子,維度就是南北的意思,咱們都知道越往南氣候越是溫暖濕潤,京城的位置更靠南一些,所以就更暖和!”
“原來是這樣啊!”母親頗有些茅塞頓開的說道。
李毅隨即又補(bǔ)充道:“除了維度的影響外,再就是京城有這么多的高樓大廈擋著,大部分的風(fēng)都被擋在了外面,氣溫自然也就更暖和些!”
“有道理...”
談笑間,車子便來到了姜家老宅。
李毅讓父母和娟子在車上等著,而他則是獨(dú)自進(jìn)了姜家老宅。
老宅這邊,姜世英夫婦以及姜雪都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了。
看到李毅進(jìn)來后,葉靈韻先是問了問他吃了飯沒有。
得到了肯定回答后,一行人便準(zhǔn)備動身了。
隨后,李毅和姜雪各抱著一個孩子,而姜世英則是提著一個裝滿干凈衣服以及尿布的布兜子,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出了門。
其實關(guān)于拍照的事兒,李毅也想將老爺子一起帶上。
但是姜世英覺得不合適,畢竟老爺子身份不一般,不宜到外面。
還說再過段時間就是老爺子的八十大壽的日子了,要是李毅想要和老爺子拍照的話,到時候在家里拍吧!
正因為如此,此次拍全家福并沒有帶老爺子。
將姜雪和孩子送到老丈人的車上后,李毅也回到了自己的小吉普上,而后重新啟動車子,并在前面帶路。
拍照的地點李毅早就找好了,就在王府井大街附近,是一家國營照相館。
據(jù)說這家照相館不但設(shè)備先進(jìn),而且老師傅的手藝也是沒的說,拍出來的照片不但清晰,而且給人的感覺很好。
很快,車子就抵達(dá)了照相館!
今天正好是驚蟄,前來照相的人比平時多一些。
當(dāng)李毅等人進(jìn)來后,發(fā)現(xiàn)前面已經(jīng)好幾家人在排隊,隨后他們也在屋里排隊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