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五德。比如楊競那個時代,秦朝是水德,尚黑(玄色),所以秦代的龍袍和官服的的主色是黑色(玄色)。而西漢則是土德,所以尚黃色。
五德終始說中的“五德”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種德性,“終始”指“五德”的周而復(fù)始的循環(huán)運轉(zhuǎn)。
秦朝統(tǒng)治者接受了這一學(xué)說,秦始皇確定秦朝為水德,所以秦朝的服飾、旗幟及用品均以黑色為主調(diào)。
漢朝建立初期,漢高祖劉邦起初不承認秦朝的正統(tǒng)地位,認為自己直接繼承了周朝的火德,自認漢屬水德,仍然崇尚黑色。但到西漢武帝時,開始定秦為正朔,為水德(水克周火),所以西漢為土德。不過后來關(guān)于漢朝究竟是水德、土德還是火德也存在爭議。
大梁是木德,所以官服多少都帶點青色。而楊競稱帝以后,為了克制大梁,所以把遼藩定成了金德,崇尚白色。楊競也特別愿意穿月白色的衣服。
襄平城以及遼藩其他的城市,由于大量使用條石和水泥作為建筑材料,總體上也呈現(xiàn)灰白色,甚至連街道上店鋪的招牌,也愿意使用白色作為底色。
處理完九大國有公司的事情,楊競還是很心滿意足的,他想調(diào)度這件事情很久了,現(xiàn)在可算弄完了。當天晚上,楊競在柳河行宮賜宴,請了沈婉等10名官員吃了頓飯,然后就讓他們走了。
本來楊競打算過年前偷個懶,就在柳河行宮貓個冬,就在他舒舒服服的泡在柳河行宮流云殿溫泉的時候,距離襄平郡不遠得山河縣,卻發(fā)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其實山河縣就是原來的蓋城縣,楊競稱帝那年,嫌棄這個名字不好聽,就改成了山河縣。這個縣城歸鐵山郡管轄,但距離襄平城不遠,勉強可以稱得上是天子腳下。楊競就是天子。
前兩年,山河縣來了一個新縣令,這個縣令叫周哲,也是科甲正途出身,平時工作還算是中規(guī)中矩吧。可是最近下了一個匪夷所思的命令:山河縣城墻、城門必須刷成綠色,甚至店鋪的招牌也得改成綠底黑字。
店家自然不愿意啊,綠底黑字比較難看不說,主要是更換店面招牌是一筆很大的費用。換個布制的招牌也就算了,可是那些木制的招牌以及石制的招牌,制作起來既費時又費錢,
而且很多店鋪存在了很多年了,甚至招牌都是祖輩傳下來的,百姓也十分認可,現(xiàn)在突然讓更換,百姓們十分的抵制。
但是抵制也沒有用,山河縣的捕快挨個上門逼迫。你不換?那行,那你買賣也別做了。倒不是直接給你關(guān)店,而是不斷的找你毛病,讓你自己開不下去。
山河縣的店主們沒了辦法,只能按照衙門的要求,更換招牌,都換成了難看的綠色。
山河縣有一家粥鋪,八寶粥鋪,幕后老板老板也是個有大本事的人。八寶粥鋪的總店在襄平城,在一些縣設(shè)置了分店。八寶粥鋪由于食材新鮮、服務(wù)熱情、價格公道,很受遼藩百姓的歡迎。八寶粥鋪的標識,就是一個穿紅色衣服的店小二形象。無論是簾招還是立著的模型,都是這個形象。遼藩十幾家店鋪,都是這個形象。
但是現(xiàn)在也不行了,山河縣的八寶粥鋪的店小二形象,也變成了穿綠衣服的形象。八寶粥鋪只是一個例子,甚至山河縣棺材鋪的招牌,都改成了綠色。
山河縣的城門和城墻,也被涂上了綠色,這個過程,又花了不少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