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競到襄平就藩的第二年,在襄平城的西北角蓋了一座角樓,楊競起名為望云樓。在那里,楊競和徐云還發(fā)生了一些故事。
從那以后,楊競偶爾微服私訪,也總喜歡去望云樓。有一次,楊競在望云樓里遇見了幾個趕考的士子,非要和楊競比一比文采,給望云樓題字。
幾個士子中有沈姓公子寫下了“衍水西下六百里,遼海東來第一樓”的楹聯(lián),當時楊競恰好也在,這幾個士子就起哄讓楊競寫個橫批。
當時楊競也是一時興起,寫下了“風月無邊”四個字,和這副楹聯(lián)絕配,當時幾個士子就對楊競的文采贊不絕口。當時幾個士子一直請教楊競的名字,楊競隨后說了“楊秀峰”的化名。
“臣沈珧通政司司案沈婉參見陛下”那女官員先是放下手中的奏折,行禮道。
其實望云樓提字,楊競也是一時興起,他并沒有問那幾個士子的名字,雖然他當時就看出來那個沈公子是女扮男裝。至于說后續(xù)考沒考上,楊競當時忙著對高句麗作戰(zhàn),更是沒有顧得上關注。
現(xiàn)在看來,這個沈婉應該是考上了。
見楊競看著自己不說話,沈婉笑道,“秀峰兄別來無恙啊”
楊競一拍額頭,“沈卿免禮,坐”
沈婉跪坐了下來,楊競拿過折子,“先把折子批完,咱們再敘”
今天楊競的效率出奇的高,沒一會,十幾道折子就批完了,讓金山派人將折子送回襄平城后,楊競才笑著對沈婉說,“沈卿,好久不見啊”
“是啊,好久不見,陛下風采依舊啊”沈婉也笑。
“哈”楊競笑道,“先說說你,怎么跑到通政司去了?”
“回陛下,幾年前在流云樓得見陛下一面,臣就去參加科舉去了。說來慚愧,中了二甲76名,觀政結束之后,臣被分到遼東郡桓縣去做縣令。當了3年縣令,被調回朝廷,去通政司做了司案”
遼藩第一次科舉,一甲三人,也就是狀元、榜眼和探花,直接授予六品官。其余的二甲和三甲,觀政結束以后,就分到各縣和各部,當七品官了。
沈婉是二家16名,所以被分到了小縣遼東郡桓縣去做縣令了。三年期滿,調回朝廷,升了正六品的司案。
“朕這幾年忙于戰(zhàn)爭,對政務倒是疏忽了,竟不知沈卿竟然主政一方三年”楊競感慨的說。
“陛下過于自謙了”沈婉連忙道,“這些年,陛下文治武功,可以說是圣王不過如此。下官何其有幸?得以追隨陛下”
沈婉這說的是真心話,楊競這些年的功績,的確是明君氣象。遼藩的百姓和官員們,也是真心歸附。
“嗐”楊競擺一擺手,“朕也是不得已。不平定高句麗,它該來平定我了”
“哈哈”沈婉被楊競逗的直笑,沈珧年紀不大,不過笑起來卻是真的好看。
“不過看陛下眉眼之間,似乎有點不高興?”沈婉有些關心的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