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張震他們帶了車,西多斯基直接上了他們的車。
車子緩緩啟動,車輪碾過地面,發(fā)出沉悶的滾動聲。
一進入東德境內(nèi),張震就敏銳地捕捉到了與西德截然不同的氣息。
街道兩旁的建筑宛如遲暮的老人,飽經(jīng)歲月的侵蝕。
外墻的漆皮大塊大塊地剝落,裸露出坑洼不平的斑駁墻面,無聲地訴說著往昔的故事。
行人們步履匆匆,他們的穿著樸素?zé)o華,沒有西德街頭的時尚光鮮,卻在眉眼間透著對未來的殷切憧憬,每一步都邁得沉穩(wěn)而堅定,仿佛在丈量著生活的厚度。
路上的車輛屈指可數(shù),大多是東德自產(chǎn)的汽車。
這些汽車款式陳舊,車身線條生硬且不夠流暢,可它們就像這座城市的年輪,承載著東德的工業(yè)記憶,周身都散發(fā)著濃郁的時代印記。
街邊的商店里,商品種類并不豐富,沒有琳瑯滿目之感,可每一件商品都被精心包裹,包裝嚴實規(guī)整,分量也給得十足,透著一股質(zhì)樸的實在勁兒。
人們自覺地排著隊,安靜而有序地購買著生活必需品,隊伍像一條靜靜流淌的河流,秩序井然。
遠處,工廠的煙囪高高矗立在城市的天際線,像是大地伸向天空的驚嘆號。
煙囪里冒出的裊裊青煙,徐徐上升,在湛藍的天空中勾勒出一道道輕柔的曲線,就像一個個無聲的信號,宣告著東德工業(yè)的蓬勃力量,也是這片土地努力復(fù)蘇的有力見證。
當(dāng)車子經(jīng)過主干道時,一番在國內(nèi)難以見到的景象猛地撞入他們的眼簾。
數(shù)不清的東德市民如同洶涌的潮水,密密麻麻地聚集在街道上。
他們高舉著各式各樣的條幅和標(biāo)語,上面的字跡工整有力,每一筆每一劃都承載著民眾心底的訴求。
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認真與執(zhí)著,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他們喊著口號,聲音此起彼伏,交織在一起,在街道上空久久回蕩,似要沖破云霄。
一旁,手持防爆盾的軍警們嚴陣以待。
他們身姿筆挺,盾牌緊密相連,形成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
他們目光警惕,像盤旋在高空的蒼鷹,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微的動靜,神情嚴肅而冷峻,嚴密地監(jiān)視著游行隊伍。
不遠處,一群記者也在忙碌著,他們手持攝像機和話筒,如敏捷的魚兒在人群中穿梭,試圖捕捉第一手新聞資料。
看他們話筒上的臺標(biāo),竟然各國都有,張震甚至還看到了華夏的。
一個年輕的記者攔住了一位游行的市民,將話筒遞到他面前,急切地問道。
“先生,您能和我們說說,這次游行主要是為了什么嗎?”
那位市民喘了口氣,抬手擦了擦額頭上密密麻麻的汗珠,認真地回答。
“我們希望能有更好的生活,希望經(jīng)濟能快速發(fā)展,讓我們的家人過上富足的日子。”
張震深吸一口氣,胸腔里涌動著萬丈豪情。
他深知,這是個風(fēng)起云涌的時代,這是個即將改天換地的國度。
這里危機四伏,充滿了挑戰(zhàn),可也如同被塵封的寶藏,蘊藏著無限的機遇。
他即將在這里開啟一段全新的投資之旅,用手中有限的資金去創(chuàng)造無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