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趙叔,怎么會這么多?”
姐不是說了禮金以十元為限嗎?
“是十元啊,有些五元的,也有三元的,但是來掛禮的人不少,有的人掛禮的時候就站在那兒報(bào)名字,一個人帶三五個禮都很正常?!?
只掛禮沒來人?
“是,當(dāng)時我還在想呢,幸好沒來,這要是來了,別說一百二十桌,一百八十桌都不夠了?!?
杜紅兵接過禮單一一翻看,很多名字都是陌生的,不用說,本鄉(xiāng)和外鄉(xiāng)的鄉(xiāng)親們都掛了不少的禮。
掛禮就是為了還禮的時候有個依據(jù),畢竟鄉(xiāng)下人講究的就是禮尚往來。
“這讓我怎么還禮呢?”
人都不認(rèn)識,卻來掛了禮。
看來當(dāng)初限定只掛十元的禮也草率了,早知道不收禮了。
“不收禮肯定不行,咱們老百姓都沒那么多講究的,這些是他們的心意?!?
“姐,姐……”
這禮金,拿著很燙手啊。
杜紅英看著這么多的大團(tuán)結(jié)一聲嘆息。
“趙叔,我聽說通安河下游要修建一座橋?”
“是有這么一回事兒,政府出資一部分,村里眾籌一部分,目前資金還沒到位,正在號召老百姓捐錢,橋頭會刻功德名單的?!?
“這樣吧,我們杜家捐兩萬一千二百八十八元,然后這些錢也一并捐了,功德名單就按禮單上的來寫?!?
“這……”趙叔愣了一下。
“好,姐這個主意好?!?
杜紅兵就很佩服自己的姐姐。
捐款修橋鋪路,那是大功德,這些親戚朋友和老百姓給予爹的敬重,都變成愛心捐款惠及百姓,功德都是客人的。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四萬多的捐款給到了村里面修橋,杜家的這一舉動被傳誦。
“有錢,還大方,也活該他們家有錢!”
“聽說沒有,杜家那個孫孫也考上了軍事學(xué)院呢?!?
“杜家是祖墳山埋正了?!?
“那是人家家風(fēng)家教好?!?
窮則獨(dú)善其身,達(dá)則兼濟(jì)天下!
杜家從來都不差!
杜家,再一次刷新了百姓的認(rèn)知。
對杜家羨慕嫉妒的很多人都變成了敬重,人家是真的噴不了一點(diǎn)兒呀!
“這樣也好,你爹在天之靈也能安心?!?
陳冬梅看著兒女:“外面的事兒處理完了,把你爹的東西理一理吧。”
該扔的扔,該燒的燒:“他這些年留下的東西不少,在他走得動之前都分成了四份,你們隨我去取?!?
四份?
“紅英、紅兵、紅衛(wèi)和小菊,你們四家,每家都有份。”
自家也有份?羅成感到好意外!
誰家分遺產(chǎn)還有干女兒的一份呀?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