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桃溪村。
乃至青河縣。
挖筍,采菌菇,編竹籠,燒炭......
還有半月后的秋收。
都格外的忙碌。
去年今日。
鄉(xiāng)民們還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偶爾也往鎮(zhèn)上的食肆酒樓,賣點野味菌菇什么的。
但大多還是靠著一畝三分地維持生計。
多數(shù)時候,甚至連肉都吃不上。
可今年卻是不同了。
自打青石鎮(zhèn)來了個陸娘子,鎮(zhèn)上多了座陸府,一切便不同了。
村民農(nóng)閑之余,紛紛上山,挖筍,找菌菇,甚至連打來的野味都往陸宅送。
野兔、野雞、狐貍、蛇......
陸青瑤眉頭直抽抽。
全都拒收了。
從前普普通通的山巒和竹林,一下就成了清和縣鄉(xiāng)民的寶貝。
雨后天晴。
是采摘竹蓀的最佳時間。
姜淼淼趴在秀秀姨肩頭打盹,起太早了沒睡夠。
娘親和大伯母在門口踱步。
在等人。
過了一會,里長媳婦福嬸和兒媳草草如約帶著村民來了。
“福嬸,怎的才這幾個人?”
陸青瑤看著她們身后的村民。
桃溪村有六十戶人家,不過才來這十幾個人。
福嬸也不知道如何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