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日后就是沈家的媳婦,陸珈出閣之前,自然會對這位公爹有過一番參研,世人對沈博的印象——包括陸珈在內(nèi),都覺得這是個深諳明哲保身之道的官場老手,既然明哲保身,自然就不會輕易露鋒芒,所以陸珈即使沒見過他,也不曾多畏懼。
沒想到他前面見面禮給的那么大方,后頭要走了卻來這么一遭!
大意了。
察覺到身后沈輕舟想走出來,她連忙擋?。骸皟合庇涀×?,父親慢走?!?
沈博看了他們倆一眼,這才抬步出去。
陸珈一回頭,只見沈輕舟寒著個臉,她忙伸手搓了搓,拉著他出門。半路遇見傻傻望著他們倆的沈追,她掃過去:“還看什么呢?功課做了嗎?拳腳練了嗎?”沈追一溜煙跑了。
出了正院,途經(jīng)小花園,沈輕舟抱怨:“方才為什么不讓我說話?”
陸珈“嘿”地一聲:“你換個角度想想,他說的也沒錯,這種事攤在你我頭上,指不定說的還要更難聽,干嘛放在心上?”
“但他這樣對你……”
“這有什么呢?”陸珈攤手,“俗話說日久見人心,誰讓咱們倆是這種情況下成親的呢?這種事急不來?!?
對她來說,沈博再嚴(yán)厲十倍,都不要緊,因為他絕非嚴(yán)家人之流,無論做什么都是有底線的。
哪里像她在嚴(yán)家的時候呢?
嚴(yán)家從上到下,誰把她當(dāng)過人?
陸珈知足。
沈輕舟望她片刻,伸手摸摸她的頭發(fā),然后牽著他往房里走去:“我去把家里的賬本交給你……”
他知道父親對珈珈的態(tài)度實在不客氣,但他也知道她說的有道理,當(dāng)下情況,爭辯是沒有用的,只有讓父親盡快看到這個被“硬塞”進來的兒媳婦真正的品質(zhì),問題才會迎刃而解。
……
新人回門是在出閣的第三日,這兩日陸珈還有點時間適應(yīng),賬本到手之后,她即馬不停蹄把家里的幾位管家和管家娘子喊過來見面。
由于多年以來沈輕舟擔(dān)任著掌家人,沈家的人和事比起陸家來要簡單明了的多,從上到下,除去沈博身邊的近期之外,幾乎全都是沈輕舟的擁躉。
看起來他們早就從某種渠道得知新少奶奶在大公子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重要,到了堂前一見面,大家就都端正嚴(yán)肅地跪拜下來,完了之后又笑意盈盈的主動把各項事務(wù)依次道來。
這份體貼勁兒,跟陸珈自己帶來的人也差不了多少了。
陸珈心下大悅,外敵當(dāng)前,自己人最怕不齊心。有這鐵板似的一批人,也難怪嚴(yán)家長期以來都打入不了沈家,甚至不得不想出這樣的餿主意,讓陸珈來當(dāng)這個探子了。
“我和大公子商量好了,位面我初來乍到手忙腳亂,府里的店鋪田莊這些,從前是誰負(fù)責(zé)的,日后還是誰負(fù)責(zé),你們只管去回大公子就好。
“府里的內(nèi)務(wù),再有與客戶之間的人情往來,皆來回我。另外因為咱們府上多年未有女主子,與各府官眷幾乎沒有往來,而我出閣之前也甚少出門應(yīng)酬。因為還要增多一項,日后各家之間有什么家長里短之事,也要來回一回,免得到時我外出絕交時一問三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