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較技,對手一拳掃過,因為發(fā)力和體魄等原因,整條軌跡上只有幾個點比較棘手,應(yīng)對的選擇多種多樣,可以擋,可以躲,也可以硬抗,只要注意避開最強(qiáng)幾個的點就行了。
換成是刀就不一樣了,一刀劃過,整個扇面都是最強(qiáng)的點,不能擋,也不能硬抗,只能選擇躲開。
天人交手,外在表現(xiàn)沒有這么簡單,涉及各種法術(shù)神通,可根本道理卻是相通的。一個天人有半仙物,另一個天人沒有半仙物,就好像是兩個凡人打架,一個有刀,一個徒手。兩人力氣、反應(yīng)、速度都差不多的情況下,肯定是有刀的厲害。就算是以一敵二,另外兩人徒手,也難免心生忌憚。
如果都有刀,那就與沙場正面拼殺一樣了,看人數(shù)和配合。
“夢行云”以一敵二,依仗著手中的半仙物,不落下風(fēng)。
就在這時,齊玄素只覺得一陣清風(fēng)吹過,身旁多了一人。
正是七娘。
“客?!庇性?,清平會也有后手,若是再折一個“夢行云”,清平會算是沒臉見人了。而七娘作為此次行動的主謀,由她親自坐鎮(zhèn),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七娘的身影略顯虛幻,似乎并非真身到此,而是一個假身投影。
這就有偷奸?;南右闪耍瑢τ诓钍?,敷衍了事。
再看別人的反應(yīng),似乎并沒有看到七娘的存在。
這也在情理之中,當(dāng)初在真武觀,“天廷”的“天蓬元帥”就看不到七娘,被七娘玩弄于股掌之間。
母子沒有隔夜仇。
雖然前不久的時候,七娘剛剛隔空給了齊玄素一巴掌,但七娘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計較這件事情了,反正她沒吃虧。
就算要報仇,也不急于一時,來日方長。比如等到齊玄素發(fā)財?shù)臅r候,她再出手也不遲。
齊玄素錙銖必報的性格,一部分是天生,另一部分便是七娘的傳身教了。齊玄素至今也不知道,他每次無意中惹到七娘,七娘一般不會當(dāng)場發(fā)作,而是暗暗記下,等到他手里有錢的時候再發(fā)作,然后賬目兩清,一筆勾銷。
七娘沒有出手,也是仰頭觀戰(zhàn),點評道:“‘夢行云’這小子還挺勇猛的,就讓他再打一會兒好了,到了關(guān)鍵時候我再出手,方能體現(xiàn)誠意?!?
齊玄素心中腹誹,遇到七娘這種“袍澤”,算“夢行云”倒霉。
七娘又道:“不過若是遇到修心之人,‘夢行云’就勇猛不起來了?!?
齊玄素心中一動,七娘這話卻是突兀,擺明了是個魚鉤,不過七娘不會平白無故地出此語釣魚,所以他十分配合地上鉤問道:“這世上真有修心之人?”
七娘道:“道門內(nèi)部一直存在兩條路線,修力不修心就不必多說了,從古到今,不敢說十成十,九成九的道門之人都是這條路子。在過去的確存在過一些修心之人,他們總要勘破各種念、各種觀,到了天人階段,也就是天人合一階段,修力之人是自身真氣、法力與天地合一,可以借用天地之力,修心之人則是心神與天地合一,越發(fā)不似活人,沒有煙火氣。據(jù)說‘太上忘情經(jīng)’便是修力之人從修心之人身上得到的靈感?!?
“修心之人的神通也十分玄奇,玄而又玄,上感天心,運用天力,下感人心,借用人勢。不似修力之人只能使用地氣,就算借用人勢,也要先通過香火愿力的形式轉(zhuǎn)化為神力,而不能直接借用。至于天力,修力之人也可以用,卻必須用自身之力為引子,而不能平白動用,無量階段號稱無量,只是虛詞,不意味著可以無限借用,而修心之人以己心比擬天心,卻是沒有限制,心有多大,天就有多大?!?
“修心之人又講究功德業(yè)力,他們認(rèn)為修心只是自身內(nèi)功圓滿,還要廣積功德,少沾業(yè)力,此是外功圓滿,至于什么是功德,什么是業(yè)力,因天意而定,最終內(nèi)功和外功雙重圓滿,便成仙。注意,是成仙,不是飛升。簡單來說,修力之人是逆天而為,修心之人是順天而為。”
“修力之人自然不在乎什么天心天意,自行其是。修心之人則處處順從天心天意,替天行道。于是修力之人有百年大劫,而修心之人就無此憂患。不過修心之人得長生之后,已被天地同化,如泥塑木偶一般,滅情絕性,了無生趣。”
“最終修力之人因為天地排斥,不得不離開此方天地,而修心之人則是與此方天地合為一體,其人已經(jīng)不可見,不在又無處不在?!?
“不過值此時代,早已經(jīng)沒有什么修心之人了。表面原因是修心難度極大,門檻極高,一朝頓悟,可以從凡人成為天人,若不能悟出,此生止步于此。還有修心之人后期絕情滅性,師徒傳承大為不易,少了前人指路,后人前行艱難。再有就是修力之人可以用外力彌補(bǔ),修心之人卻無法彌補(bǔ),再加上功德業(yè)力等等限制,導(dǎo)致了修心之人不合時宜,最終滅絕?!?
齊玄素聽明白了,眨了眨眼:“意思就是修心之人很久之前就滅絕了,就像各種神獸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