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陽曲。
常圭見天已黃昏,便關了鹽鋪子,走到巷道里,幾個孩童在那蹦跳著。
“還是小時候好啊,天真無邪,無憂無慮。”
常圭感嘆不已。
一個女娃扎著辮子,蹦跳著,手中揮動著柳枝,清脆地喊道:“絲路開,紅利來,尋得寶圖富百代。寶圖出,望西海,絲路淘金金滿懷。絲路開,紅利來……”
路過的常圭瞇著眼,回頭看去女娃與幾個孩子,走了過去,溫和地問:“你們方才在唱什么?”
女娃也不懼,仰著頭回道:“這是寶圖歌,好多人都在唱呢?!?
“寶圖歌,什么寶圖?”
常圭詫異地問。
女娃搖頭。
常圭也沒說什么,從懷中取了三文錢:“去買點好吃的吧?!?
孩子離開之后,常圭思忖了下,沒有回家,而是轉(zhuǎn)身去了常家。
常千里正坐在暖陽下,盼著槐花早點開了好蒸槐花吃,轉(zhuǎn)眼看到常圭急匆匆跑了過來,笑道:“這個時間你不回去陪老婆孩子,來我這里作甚?”
常圭喘平氣息,看到了常千里腿上的書,笑道:“東家還在看這《馬克思至寶全錄》啊?!?
常千里拍了拍書:“是啊,這本書雖然不到兩萬,可里面所描述的世界,令人無限遐想。若是有朝一日,大明當真有那么多國器,那不知是何等的強盛,何等的令人自豪?!?
這書,看了不下百遍。
雖說鎮(zhèn)國公沒有用晦澀的文筆,但如此凝聚出來的綱領性的內(nèi)容,還是令人費解,許多詞匯更是聞所未聞。
常圭也對書中世界所震驚,但看過之后就放下了。
無它——
這么偉大的事,自己這一個店鋪的小掌柜,參與不進去啊。
想象下就可以了,要參與,那也是兒孫輩的事。
常圭定了定心神,道:“東家,外面起了一首寶圖歌謠。”
常千里眉頭微動:“寶圖歌謠?”
常圭凝重地點頭,將歌謠的內(nèi)容重復了一遍,然后道:“在這之前,從未聽過,應該是最近才傳開的。”
常千里瞇著眼,手指在書面上起起落落:“絲路,寶圖,西海,富百代,金滿懷!這是在說絲綢之路啊,這條路上確實金銀滿地,利潤巨大。只是,路不通——”
豁然。
常千里拿著書站了起來,一雙眼明亮,看著常圭道:“去,以最快的速度,將所有山西境內(nèi)的常家掌柜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