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最大的是西洋貿易遠航,可西洋的航線已經走通了,黃時雪帶來了大量的財富,也足以說明西洋貿易的可行性。
若是這些買賣都賠了,那只能說明,老天爺不讓這些人發(fā)財……
用這些買賣讓勛貴加入進來,勛貴自然是高興的,說明皇帝在乎,皇帝在意,有好處想著大家呢,以后繼續(xù)忠誠,別蹲在墻根蛐蛐人。
這對勛貴來說,確實是恩典。
至于一開始讓他們出點錢啥的,那也是因為啟動項目需要資金嘛,做啥買賣都需要點本錢,然后才好談賺錢、分紅不是……
這事必須皇帝親自辦。
朱元璋聽著朱標的勸解,也明白了其中關節(jié),對顧正臣沉聲道:“你倒是會選,讓商學院之人負責經營,還不準勛貴干涉經營事宜,只等分紅,若是他們非要干涉該如何,或是商學院之人被收買,流失了資產,又該如何?”
顧正臣肅然道:“所以,戶部、錢莊審計賬冊,兩個審計,都不屬于兩廠兩企,而且人選,由皇室臨時選定,一旦選好人手,立即派駐其中,不給外人收買之可能?!?
“當然,這也未必能杜絕所有問題,所以,臣以為,還可選擇第三方審計,就是讓勛貴各自選人,允許他們對存疑廠、企,進入審計核查?!?
朱元璋思索了會,認可了這個方案,道:“格物學院內部不是出了個委員會,加入一條,由堂長提名兩廠兩企經營人選,委員會審議考核,若沒問題便用,若其經營不善,或出了差池,則經委員會提請朝廷,由朝廷罷免。”
在整個流程中,堂長有提名權,委員會審議權,朝廷有罷免權,看似朝廷的權力削弱,但這里還有一個隱藏的權力,那就是,朝廷擁有更換堂長的權力……
如此一來,其實提名、罷免權,事實上還是握在皇帝手中,只不過為了穩(wěn)妥起見,讓委員會負責審查考核一番罷了。
顧正臣詢問:“那陛下是同意蒸汽機發(fā)賣事宜了?”
朱元璋面色有些凝重:“小子,你不擔心這東西流落到西方去,反而威脅了朝廷嗎?”
蒸汽機的用處可多了,并非只是用在船上。
大明研究這東西用了不少年,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財力,是完全從零開始。一旦蒸汽機流落其他國家,他們就有了實物參照,以實物仿制,其速度遠遠快過自主研制。
說不得,他們只需要半年一年的時間,就能將蒸汽機制造出來。
顧正臣看著擔憂的朱元璋,認真地回道:“陛下,首先,購買蒸汽機的商人,需要改造出蒸汽機船,沒有格物學院的介入,他們做不到,這也就確保了每一艘蒸汽機商船完成備案。”
“其次,備案船只出海,當簽署截止明年秋之前不下西洋的承諾書。最后,即便蒸汽機船被西方諸國拿去了,臣看也無妨,那時候,晉王已經率領船隊,接近了英格蘭。另外,大明不說,西方諸國就不知道前往大明的航海通道在哪里……”
直接威脅大明,短時間內不可能,即便他們掌握了蒸汽機,那也用不到遠航上,只能用于挖礦提水等領域,還沒等他們摸索好用途,大明的傾銷,也該到了,他們有沒有錢玩蒸汽機,這都是兩說的事……
當然,蒸汽機與火器并不掛鉤,西方的火器還處在相當落后的階段,軍事層面的威脅,壓根就不存在。
將蒸汽機轉民用,從當下來看,威脅不大,利潤卻很可觀。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