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平縣
王婆子早早起來進入灶房,打開了大缸的蓋子。
大缸周身綁扎厚厚蘆席,可即便這樣,也結(jié)了冰。
王婆子拿起菜刀,砍了七八下,冰面濺出不少冰渣,這才開出一個窟窿,感嘆了句:“這個冬天比往年更冷了啊?!?
張順風(fēng)收拾妥當(dāng),對做飯的王婆子喊道:“剛看了看,你前日買來的香不夠,我再去買一些來。”
王婆子黑著臉走出來:“怎么就不夠了,你爺爺三支香,你爹三支香,老天爺三支香,灶王爺三支香,算好的十二支香。”
張順風(fēng)喝罵:“你這婆娘,別人家都買一把香,只有你散買。別忘了,慶壽寺還需要上幾炷香呢,咱們都去。”
王婆子張嘴對罵:“去慶壽寺干嘛?寺廟和尚人前一套,背后不知做了多少齷齪事,我聽說有不少女人,無論是婦人還是黃花大閨女到寺廟里,和尚便脫她們衣裳,說要給身體開光做法,消除災(zāi)厄,惡不惡心。”
張順風(fēng)氣得直跺腳:“你胡說什么,那是河南大和尚干的事,怎么能扣到慶壽寺頭上?知不知道,金陵高僧如玘來到了慶壽寺,準(zhǔn)備給鎮(zhèn)國公做一場法事祈福,從除夕至初八。你就說,鎮(zhèn)國公的法事,咱們要不要出三柱香?”
強勢的王婆子張了張嘴,不甘心地回了房里,從手帕里拿出了一枚銅錢遞給張順風(fēng):“鎮(zhèn)國公的法事自然還是需要去一趟,你去買何家的香,他們家的燒得久,千萬別去買李家的,那家伙黑心……”
“好了,知道了,等回來貼對子?!?
張順風(fēng)不耐煩地走了。
王婆子忙完之后便裁剪對聯(lián),當(dāng)看到門神時,有些恍惚。
今年的門神可不是往年的秦瓊、尉遲恭,而是常十萬、鎮(zhèn)十國,大明的門神,常遇春與顧正臣。
常遇春的勇猛世人皆知,鎮(zhèn)國公的威名也是街知巷聞。
鎮(zhèn)國公啊,這么好的人,怎么就沒了,哎呀,應(yīng)該多買幾炷香,好讓鎮(zhèn)國公保佑我兒他日能考入格物學(xué)院,三柱香一個愿,想多許幾個愿,就要多備幾個三柱香才行……
“這個門神,是誰?”
顧正臣站在巷子里,看著一戶人家門上貼著的門神。
左側(cè)畫像之人三寸黑須,劍眉星目,右手長槍,左手寶劍,威武不凡,看其長臉五官,與功臣廟里掛的常遇春像差不多。
可右側(cè)之人,雖然看著同樣身著盔甲,也有些威武,可怎么看都有些文質(zhì)彬彬樣,最令人詫異的是,他手持的是弓,箭在弦上,有躍馬欲射的姿態(tài)。
可為啥這弓是一張小弓,而不是一張大弓?
門口掛燈籠的老漢看了一眼顧正臣,責(zé)備道:“常十萬、鎮(zhèn)十國都不認得,還是不是大明人,你該不會是元廷細作吧?”
“我,細作?”
顧正臣錯愕。
老漢哼了聲:“對聯(lián)里面,土豆對什么?”
“土豆還有對的東西?”
“廢話?!?
“番薯?”
“是大明人啊,怎么會不認識常十萬、鎮(zhèn)十國?!?
顧正臣苦笑著稱贊老漢區(qū)分是不是大明人的手段高明,這丫的幸虧不是拿出“宮廷玉液酒”和自己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