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頌一路快馬趕入宮,太監(jiān)忠瑞早在宮門候著,“蕭侍郎,圣上正在紫宸殿。”
說罷便令一名內(nèi)侍引路。蕭頌心中詫異,紫宸殿是皇帝接見重要或親近的臣屬之處,而且這么晚了,圣上也不該還在紫宸殿!看著忠瑞的樣子,似乎還在等人,難道圣上宣了不止他一個?
內(nèi)侍行的極快,經(jīng)過數(shù)道宮門之后,蕭頌隱隱看見刑部尚書張亮的身影,立刻加快腳步,“張尚書?!?
張亮停住腳步,等蕭頌趕上,兩人并肩疾步往紫宸殿去,蕭頌寒暄道,“近日天氣不好,尚書老寒腿尚好否?”
張亮沉吟道,“久了就習慣了,眼下身體壯實還撐得住,待再過些年,許是寸步難行了?!?
在宮里自然不能隨隨便便談?wù)搩ξ坏膯栴},蕭頌不過是借著關(guān)心張亮的病情,順便探問一下消息。他的意思是,現(xiàn)在情況有變,太子是不是要撐不住了。
而張亮給了一個很明白的回答,目前應(yīng)該還穩(wěn)得住,再過些日子就難說了。
蕭頌得了答案,便順著道,“下官內(nèi)人頗通醫(yī)術(shù),改日讓她為您瞧瞧?!?
冉顏是命婦,張亮雖官職高,卻也不好真的答應(yīng),“豈敢勞動令閫(kun,對別人妻子的稱謂)?!?
“下官與張尚書共事多年,也對下官頗有照拂,此等小事您不必如此客氣。”蕭頌道。
張亮微微一笑道,“那老夫就卻之不恭了。”
之后兩人便不再說話,一路急行。
到了紫宸殿的時候,里面已經(jīng)有幾個人跽坐在席上,蕭頌看了一眼,是房玄齡、長孫無忌、褚遂良、王珪等人。
在紫宸閣不同于宣政殿,君臣之禮要稍微寬松一些。蕭頌落后張亮一步走至御案前,躬身行禮,“參見圣上!”
“免禮,坐吧。”李世民聲音聽不出來喜怒,只是帶著淡淡的疲憊。
蕭頌在尾席落座后,程知節(jié)和魏征先后進走了進來,行禮之后也各自坐下。
席間已然滿了。
忠瑞順著墻壁低頭快步走到李世民身后。李世民將一卷紙張丟在案上,“念?!?
“是。”忠瑞躬身上前捧起那卷紙,綻開略略掃了一眼,開始念起來。
念的是桑辰的奏折,在場有人早就看過。因為一般奏折都會經(jīng)過尚書省,奏折呈遞到尚書省后,依照內(nèi)容重要性進行分別,重要的奏折需要呈遞給皇帝,普通的一般性事務(wù),尚書省會自行處理,然后稟告皇帝。所以說,李世民在知道此事以前,尚書省中早就展開過討論,才會把折子呈上來。
“眾卿,可有話說?”忠瑞聲落,李世民緩緩問道。
沉默了一息,禮部尚書王珪出列道,“臣失職,請圣上降罪?!?
禮部尚書王珪兼任魏王李泰之師,桑辰這奏折,列舉的證據(jù)里,均有李泰的影子。王珪比較倒霉,他是去年才任的魏王之師,今年就出了這事兒。
事實上王珪得知此事時那才叫驚訝,他崇尚儒家學(xué)說,德行才學(xué)兼?zhèn)?,因李泰亦好儒學(xué),所以圣上命他為老師。剛開始王珪還是很高興,畢竟李泰雖然驕奢,卻著實有才,品行也十分端正。他怎么也不會想到原來李泰表里不一。
“此事怨不得你,先回去坐吧?!崩钍烂竦?。他的怒氣已經(jīng)發(fā)的差不多了,此時只想著該如何處理此事,不想先問誰的罪。
最令他傷心的莫過于李泰,原本以為他孝順懂事,一心皓首窮經(jīng),卻原來心里也是惦記著那個位置的!
桑辰那是一個十分不通世故又固執(zhí)的人,再加上桑辰這份奏折和列出的證據(jù),幾乎不用查證,李世民都能想明白這件事情的原委。
“圣上,臣認為此事應(yīng)當查證之后再做定論?!蔽赫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