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線,對了,海岸線啊,我怎么就忘了這個!”
楊紀看著兩張地圖上相似的兩段海岸線,心中陡然激動起來。能夠做參考物的不止是山脈、城池、旋渦、墳場,還有這些不太會被人注意到的海岸線。
太淵洲是東部邊陲,瀕臨東海。
瑯琊郡也有一部分是靠近海洋的。一千多年的時間,陸海撞擊、擠壓,海岸線已經變形了許多。但是和陸地相比,這種變化又消失了一些。
在漫長的海巖線中,總有那么一點是不會變化的。而現(xiàn)在,這處地方恰恰就出現(xiàn)在楊紀的眼皮底下。
“哈哈哈,找到了。我找到了!”
楊紀心中頓時興奮起來。手掌一揚,從筆架上取過筆,握在手里。又另外抓過一張空白的紙,攤在桌面上。
楊紀重新在空白的圖紙上書畫起來。
找到了三個相似的地方,楊紀不止可以重新確定瑯琊郡的尺寸,和前朝地圖定在同樣的尺度。而且還可以反推出農桑古洞的位置。
這一次楊紀的速度很快,大約一盞茶后,一張全新的地圖出現(xiàn)在楊紀面前。這張地圖和老司丞畫的前朝地圖尺度上完全是一樣的。
尺度確定后。明顯可以看出,本朝的瑯琊郡是沒有前朝大的。如果不知道這一點,尋找農桑古庫完全是妄想。
“準確的地圖已經畫出來了。那么接下來就是確定農桑古庫的位置了。這個就容易多了。”
楊紀微微一笑,提起筆,在新地圖的西北角點了一下,留下了一個濃濃的墨跡。
“不知道那里面到底有什么?”
看向門外微亮的光芒,楊紀心中突然升出了一股濃濃的期待。老司丞的筆記里提到,農桑古庫里不止是放了一些農田水利的用具,而且好像還有戰(zhàn)亂末期。前朝官府的東西
從瑯琊郡出發(fā),大約兩百里,進入一處深山,那里崇山峻嶺,青山之間,周圍一條條溪澗穿行而過。
“就是這里了。”
楊紀拿著地圖,站在一處玉帶般蜿蜒而過的溪流上,腳底踏著恒河般的細沙。仰望著眼前險峻無比,直插天空的高山。心中暗暗道。
從楊紀的角度望過去,這一片的山峰高聳入云,頂端云霧繞霧。一看就給人一種難以攀登,望而興嘆的感覺。
大漢皇朝雖然開創(chuàng)一千多年,但是深山之中不適宜種植,依然有大量生機勃勃的原始森林。
這里就是其中之一。
山林茂密。耳中隱隱傳來陣陣猛獸的聲音。楊紀站在這片溪澗之中,心中感概不已:
“這里距離瑯琊郡這么遠,又有猛獸出沒。也難怪本朝最初幾位農桑司丞會最后書中感嘆艱難。最后還丟失了這處農桑古洞的位置。”
一千多年前,瑯琊城草創(chuàng),還是百廢待興的時候。城主府這些地方都不見建好了。更別說是容納農桑司的府庫了。
楊紀心中揣測。那幾位農桑司必然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每次用完之后,又把東西放回這里。畢竟,風吹日曬雨淋,沒有好得保養(yǎng),那些農田水利用具會損耗的很快。
“地點已經確定,能不能找到,就看天意了?!?
楊紀沉默片刻,拿出老司丞堪繪的地形圖,開始尋找農桑古庫的位置。這些描繪極其詳細的地圖,這個時候發(fā)揮了最佳的用途。
“雖然還是很難找,但至少已經確定了地方。余下的就是耐心了?!?
楊紀一邊看著圖紙,一邊暗暗道。
“嗖!”
楊紀身軀一晃,飛身縱上澗邊的巖塊,然后進入了群山之中。即便確定了地點,想要找到農桑古庫依然不是件容易的事。
“老司丞的書頁里提到了頂部厚厚的巖石,提到了山洞,那肯定是在山上。而山頂肯定是可以排陣?!?
楊紀一邊走,一邊回想老司丞搜集的那些資料內容。要想從這片群山中找出農桑古庫,沒有智慧是不行的:
“另外,那些資料里還提到了藤蔓。藤蔓肯定要有泥土,而且潮濕背陰的地方長得最茂盛。但是考慮到農具的保持,太過潮汐容易損毀農具,更別說農桑古庫里還有一些前朝書藉。若是太過潮汐,這些書藉首先就會損毀。前朝的官員不可能不考慮到這點。”
“所以那個古庫的位置一定是在干躁、通風,向陽的地方。只有這樣,才能最好的保持東西?!?
(未完待續(xù)。。)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