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的陽光鋪滿便利店,穿漢服的女孩們不再追求“完美人設(shè)”,而是圍坐在陳叔身邊,聽他講“地法天,天法道”的故事;養(yǎng)老院的小張推著李爺爺?shù)妮喴蝸淼酱a頭,老人望著霧鏡中自己的倒影,終于不再執(zhí)著于電子相冊里的年輕模樣;監(jiān)獄里的阿浩收到了第一封來自外界的信,是小雨畫的《光河與榕樹》,黑色的漩渦里,藏著無數(shù)金色的小點——那是他教給她的、在陰影中尋找光的方法。
暮色降臨時,小普站在雙界交界處的舊址,那里如今是片濕地公園,蘆葦蕩中點綴著霧鏡碎片,每片都映著人間的燈火。林晚遞來片霧鱗,上面的鏡淵文字已完全化作漢字:“自渡者,渡的是心中的霧;共生者,生在光暗的河。”他忽然笑了,想起初到人間時看見的霓虹燈與烤紅薯香,原來最濃的霧早已散在每個靈魂的覺醒里,最亮的光,從來都在敢于擁抱自己陰影的瞬間。
深夜的便利店,陳叔在賬本上記下新的一行:“今日送出手抄本三十八本,聽見故事二十七個,看見光五十一處?!毙∑胀A献约旱牡褂?,青衫破了新的補(bǔ)丁,卻比任何時候都更貼合人間的溫度。他知道,這場關(guān)于自渡與共生的修行,從來沒有終點——就像光河沒有源頭,黎明不是時刻,而是每個生命在光暗交織中,愿意握住彼此的手,一起走向明天的勇氣。
當(dāng)?shù)谝活w晨星亮起,濱江大道的霧鏡濕地傳來霧鱗魚的躍水聲,驚起的漣漪擴(kuò)散成《心經(jīng)》的“無掛礙故”;便利店的燈光依然明亮,照見陳叔在給新來的流浪漢講解“負(fù)陰抱陽”,照見陸沉的碼頭數(shù)據(jù)屏上,“真實排放”與“生態(tài)修復(fù)”的曲線終于交匯成圓,照見每個靈魂在光河的倒影里,看見自己帶著陰影的翅膀,正在輕輕顫動。
小普合上陳叔的手抄本,扉頁不知何時多了幅孩子的畫:光河從便利店的窗口流出,流經(jīng)長江、碼頭、養(yǎng)老院、監(jiān)獄,最后匯入每個人的眼睛。畫的右下角,用蠟筆歪歪扭扭地寫著:“黎明不是天亮,是心里的燈,永遠(yuǎn)亮著?!?
"塵世因果宿命已了!就為這末世的人們留下一本功法日記吧?。?
"愿人人皆可修行,處處皆是凈土?。?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