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视频综合在线-亚洲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二区-国产在线观看自拍av-久久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啪

繁體版 簡體版
01小說網(wǎng) > 修仙修傻了 > 第216章 不受不貪分

第216章 不受不貪分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貪分

夕陽的余暉像是被打翻的顏料盤,肆意地傾灑在只樹給孤獨園的每一寸土地上,將這片充滿靈性的修行之地,暈染成了一幅暖橙色的絕美畫卷。小普結(jié)束了整日在菩提樹下的沉浸式沉思默想,緩緩直起身軀,伸了個懶腰,他的臉龐在柔和余暉的輕撫下,顯得格外寧靜祥和,可那深邃眼眸中,卻閃爍著對佛法未知領域強烈探索的熾熱光芒。這幾日,他一頭扎進對“無斷無滅”的深度思索里,內(nèi)心愈發(fā)澄澈通透,然而,佛法的深邃猶如浩瀚宇宙,無盡的奧秘始終牽引著他,讓他對即將開啟的晚間法會滿懷期待,好似即將奔赴一場與智慧的盛大約會。

小普沿著那條再熟悉不過的蜿蜒小徑,穩(wěn)步朝著法堂前行。一路上,微風像個調(diào)皮的精靈,輕悄悄地拂過,裹挾著花草的馥郁芬芳和泥土的質(zhì)樸清新,親昵地與他擦肩而過。他途經(jīng)那片總是能輕易引發(fā)他諸多哲思的蓮花池,此刻,蓮花在夕陽的溫柔注視下,有的半開半合,宛如嬌羞的少女,在荷葉的層層簇擁下,忸怩又迷人;有的盡情綻放,又似超凡脫俗的仙子,肆意地散發(fā)著清幽的氣息,盡顯高潔與自在。小普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久久凝視著這一池蓮花,心中不禁泛起層層漣漪,感慨萬千。佛法的智慧,不正如同這蓮花一般嗎?在這紛繁復雜、喧囂擾攘的世間,始終堅守著純凈與超脫,看似嬌弱柔軟,實則蘊含著無盡的力量,宛如一盞明燈,持續(xù)啟迪著人們的心靈,引領著眾人走向覺悟的彼岸。而自己,在漫漫修行路上,雖已收獲了些許寶貴感悟,可仍如同滄海一粟,前路漫漫,仍需不斷奮力前行、精進修行,方能如這蓮花一般,在歲月的磨礪中,綻放出獨屬于自己的熠熠光輝。

踏入法堂,熟悉的檀香氣息,如同一位久違的老友,瞬間將他的思緒拉回到當下。眾弟子早已整齊有序地就座,他們的面容莊重肅穆,神色平靜如水,眼神中卻透露出對佛法堅定不移的虔誠與滿心的熱切期待。小普輕手輕腳地入座后,目光便緊緊鎖定在法堂入口,心中滿是對佛陀即將開示佛法智慧的極度渴望,仿佛那即將到來的話語,是開啟智慧寶庫的神秘鑰匙。

不多時,佛陀邁著沉穩(wěn)有力、從容不迫的步伐,踏入了法堂。他的周身好似環(huán)繞著一層柔和溫暖的光暈,那光芒并非肉眼可見的奪目強光,卻有著一種難以喻的力量,能夠深深觸及每一個人的內(nèi)心深處,喚醒人們內(nèi)心最柔軟、最純凈的部分。佛陀慈悲的目光,猶如春日暖陽,緩緩掃過每一位弟子,仿佛能一眼洞悉他們內(nèi)心的每一個細微念頭,讓大家的內(nèi)心都被溫暖與敬意填滿。待眾人徹底安靜下來,佛陀那慈悲為懷、平和舒緩的聲音,在法堂中悠悠回蕩開來:“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恒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于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

小普默默在心中逐字逐句地翻譯著:“須菩提,如果有菩薩用裝滿如恒河沙粒那般多、不計其數(shù)世界的七寶,去進行慷慨布施;又如果有另一個人,深切知曉一切法中,并無真實不變、恒常存在的自我,從而能夠修成安忍的高深境界,那么這位菩薩所獲得的功德,遠遠勝過前面那位菩薩。這是為什么呢?須菩提,因為諸位菩薩不會執(zhí)著于所得到的福德,不會將其據(jù)為己有?!甭牭竭@番蘊含深意的話語,小普頓時感覺自己的思維被卷入了一場風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在世俗大眾的普遍觀念里,用裝滿無數(shù)世界的七寶去進行布施,這無疑是一種驚天地、泣鬼神的極為巨大的善舉。七寶,皆是世間最為珍貴稀有、價值連城的寶物,用如此海量的珍寶去布施,按照常理推斷,所積累的功德必定是無量無邊、不可估量的。在常人的認知范疇里,這樣的菩薩必定是積累了無上的福報,其修行的成果也必然是令人高山仰止、敬仰不已的。然而,佛陀卻斬釘截鐵地明確指出,了知“一切法無我”并修成安忍的菩薩,其功德更為殊勝卓越,這其中究竟深藏著怎樣震撼人心、發(fā)人深省的佛法深意呢?

小普開始徐徐回溯自己對佛法漫長而曲折的理解歷程?!耙磺蟹o我”,這是佛法中一個至關(guān)重要、核心關(guān)鍵的概念。世間萬物,大到浩瀚無垠的山河大地,小到靈動鮮活的花鳥魚蟲,乃至人類社會中形形色色、紛繁復雜的種種現(xiàn)象,皆是由因緣和合而成。在這個五彩斑斕、瞬息萬變的世界里,沒有任何一個事物是具有獨立不變、恒常存在的“我”的本質(zhì)屬性的。人們常常深陷于對自我的錯誤認知和執(zhí)著之中,固執(zhí)地認為有一個真實的、永恒不變的“我”,實實在在地存在于自己的身心之內(nèi)。于是,基于這種對“我”的根深蒂固的執(zhí)著,人們滋生出了各種各樣的煩惱和痛苦,仿佛陷入了一個無形的牢籠,無法自拔。

例如,當我們盲目執(zhí)著于自己的身份時,一旦身份發(fā)生突如其來的改變,就會瞬間感到迷茫無措、惶恐不安。就拿一位曾經(jīng)身居高位、手握重權(quán)的人來說,在失去職位的那一刻,他可能會像墜入無底深淵一般,陷入深深的失落與絕望之中,因為他早已將自己的全部價值,完全等同于那個職位,一旦職位消逝,他就會覺得自己仿佛失去了存在的根本意義,人生變得毫無價值。又比如,當我們過度執(zhí)著于自己的財富時,財富的增減會像無形的手,直接左右我們的情緒。如果突然遭遇財產(chǎn)損失,哪怕只是一小部分,我們可能都會焦慮萬分、痛苦不堪,甚至陷入無盡的絕望泥沼,難以自拔。再如,我們對自己外貌的執(zhí)著,隨著歲月的無情流逝,容顏逐漸老去,青春不再,我們可能會為此黯然神傷、悲傷不已,甚至產(chǎn)生自我否定的消極情緒。這些種種煩惱和痛苦的根源,歸根結(jié)底,就在于我們對“我”的錯誤認知和頑固執(zhí)著,讓我們在虛幻的自我認知中迷失了方向。

而真正領悟“一切法無我”,就是要鼓足勇氣,放下這種對自我的深深執(zhí)著,深刻透徹地認識到一切都是虛幻不實、如夢如幻的。我們所堅信的那個“我”,不過是由五蘊(色、受、想、行、識)相互交織、假合而成,是一種暫時存在的狀態(tài),并非真實的、永恒的實體。當我們能夠穿透表象,洞察到這一點,就能夠以一種更加豁達超脫、從容淡定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活中的種種跌宕起伏、千變?nèi)f化,不再被自我的執(zhí)念所緊緊束縛,仿佛掙脫了無形的枷鎖,重獲心靈的自由。

小普又將思緒轉(zhuǎn)向了“得成于忍”?!叭獭?,絕非僅僅是表面上簡單地忍受苦難和委屈,它更是一種深入內(nèi)心深處的安住,是對佛法真理堅定不移的信受與堅守。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像置身于荊棘叢中一般,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如意之事。比如,當我們在修行的崎嶇道路上艱難前行時,可能會被他人誤解、辱罵,遭受無端的指責和非議。曾經(jīng),小普自己就親身經(jīng)歷過這樣的事情。有一次,他在與師兄們圍坐在一起,熱切交流修行心得時,因為自己獨特的觀點與一位師兄產(chǎn)生了激烈的分歧。那位師兄不僅沒有耐心傾聽他的想法,沒有給予他表達的機會,還對他進行了嚴厲的指責,辭激烈地認為他的觀點大錯特錯,甚至開始無端懷疑他的修行態(tài)度是否端正,修行目的是否純粹。當時,小普的心中瞬間涌起了強烈的委屈和憤怒,就像被點燃的火藥桶,他覺得自己的一片赤誠之心被無情踐踏,滿腔的善意被誤解,內(nèi)心痛苦萬分,仿佛被重錘狠狠擊中。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