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于那法會的高臺之上,安然端坐,法相莊嚴,周身散發(fā)著祥和而神圣的氣息。
其雙眸宛如澄澈的湖水,深邃而寧靜,卻又似能洞悉世間萬物的真相。
此刻,世尊目睹諸眾在聽聞地藏菩薩往昔那感人至深、震撼靈魂的行跡后,心中紛紛燃起了向道的熾熱之念,不禁面露欣慰之色,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陽,輕柔地灑落在每一個人的心田,驅(qū)散了些許塵世的陰霾,帶來了絲絲希望的曙光。
繼而,世尊神色一轉(zhuǎn),莊重肅穆之情溢于表,目光中飽含著無盡的悲憫之意。
緩緩地,世尊環(huán)顧著臺下的眾人,那目光仿佛帶著一種無形的力量,讓每一個與之相接的人都能感受到其中沉甸甸的分量。
稍作停頓后,世尊微微啟唇,緩緩開示道:
“諸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及天龍八部等,汝等既已發(fā)愿學習地藏菩薩那偉大的行持與精神,便應當深深知曉,眾生之業(yè)緣,恰似那密密麻麻、錯綜復雜的蛛絲,相互交織纏繞,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啊。每一個起心動念,每一個行為舉止,皆如同在這業(yè)緣的大網(wǎng)上落下了或深或淺的印記,而其所感召而來的果報,恰似那精準無誤的回聲,分毫不差地回應著每一個業(yè)因,絕無半點疏漏與偏差?!?
畢,世尊輕輕合上雙眼,以那超凡入圣的慧眼遙觀閻浮提世界中的蕓蕓眾生。
剎那間,世尊眉間的白毫之光綻放出璀璨而柔和的光芒,光芒之中,諸般景象如同靈動的幻影,紛至沓來,一一呈現(xiàn)。
只見在一處繁華熱鬧的市井街巷之中,人來人往,車水馬龍,喧鬧之聲不絕于耳。
其間有一人者,身形略顯肥胖,滿臉橫肉,卻難掩其眼中閃爍的貪婪之光。
此人天性慳貪吝嗇,視錢財如生命,憑借著一些狡黠的手段和些許運氣,積聚了錢財無數(shù)。
然而,他的心卻如同那永遠填不滿的溝壑,即便富甲一方,卻仍不舍得拿出分文去濟助那些貧困潦倒、在生死邊緣苦苦掙扎的窮苦之人。
哪怕是街邊那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瘦骨嶙峋的乞丐向他伸出顫抖的雙手,祈求一絲憐憫與施舍,他也會冷漠地轉(zhuǎn)身離開,眼神中充滿了不屑與厭惡,仿佛那些可憐之人是世間最卑微的存在,不值得他浪費哪怕一丁點的財物。
不僅如此,他還常常憑借著自己的財富和勢力,在商業(yè)往來中欺行霸市,使用各種卑劣無恥的手段去謀取他人的合法利益。
以次充好、惡意壓價、壟斷市場等惡行對他而如同家常便飯,致使許多誠實守信的商家紛紛破產(chǎn)倒閉,生活陷入絕境,而他卻在一旁暗自得意,絲毫沒有一絲愧疚與不安。
其鄰居住著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嫗,子女皆因戰(zhàn)亂或疾病離世,只留下她孤苦伶仃,無依無靠,生活窘迫艱難到了極點。
在一個寒風凜冽、大雪紛飛的冬日,老嫗家中斷糧已久,實在無法忍受饑餓與寒冷的雙重折磨,便拖著孱弱的身軀,顫抖著來到此人的門前,用那微弱而沙啞的聲音向他乞援,希望能得到一點食物和溫暖。
然而,此人不僅沒有絲毫的同情與憐憫,反而無情地驅(qū)趕老嫗,口中還惡語相向,罵聲不堪入耳。
老嫗在那冰天雪地之中,淚水在眼眶中打轉(zhuǎn),卻因絕望而流不出一滴眼淚,最終在寒夜的冷風中凍餒而泣,那凄慘的哭聲被呼嘯的北風無情地吹散,無人問津,慘不忍睹。
此人除了慳貪之外,嗔心亦是極重。
平日里,稍有不順心之事,哪怕只是一點微不足道的不如意,他便會怒目圓睜,眼中仿佛燃燒著憤怒的火焰,那火焰似乎能將周圍的一切都化為灰燼。
緊接著,便是一連串惡毒的咒罵從他口中噴涌而出,如同一把把鋒利的刀刃,無情地傷害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無論是家中的仆役,還是生意場上的伙伴,甚至是街頭偶然相遇的路人,都曾因他的無端暴怒而遭受過惡語的攻擊,致使四鄰皆懼,無人敢近,仿佛他是那世間最可怕的惡魔,人們都唯恐避之不及。
“以其慳貪、嗔恚之惡業(yè),死后當墮入餓鬼道中。
在那暗無天日、陰森恐怖的餓鬼道里,他將受盡饑餓之苦,腹部會膨脹得如同巨大的鼓一般,然而咽喉卻細如針尖,哪怕是眼前擺滿了珍饈美味,他也無法吞咽下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食物卻無法充饑,常常被那如影隨形的饑渴所逼迫,痛苦萬分,生不如死。
如此這般,歷經(jīng)千劫萬難,方能勉強脫離餓鬼之身。
但業(yè)報未盡,復轉(zhuǎn)生于畜生道中,淪為豬狗之屬,受人役使,每天只能吃些殘羹剩飯,還常常食不果腹。
而且,由于前世的惡業(yè),他會經(jīng)常遭受主人的鞭打責罵,在痛苦與屈辱中償還前世所欠下的宿債,卻毫無反抗之力。”
世尊輕聲嘆息,那嘆息聲仿佛穿越了時空的隧道,帶著無盡的悲憫與無奈,語氣中滿是對眾生愚癡造業(yè)的痛心疾首。
世尊的目光再次穿透時空的迷霧,復觀一處寧靜的鄉(xiāng)村。
在那綠樹成蔭、炊煙裊裊的村莊里,有一婦人,身形瘦小,面容刻薄,眼神中透著一種讓人難以捉摸的狡黠與陰險。
此婦人天性喜好搬弄是非,那張嘴就如同那永不停歇的風車,整日里說個不停。
她常常在鄰里之間穿梭往來,憑借著自己那添油加醋、無中生有的本事,傳謠生事,將一些原本微不足道的小事,渲染成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與紛爭。
哪家的媳婦與婆婆拌了幾句嘴,經(jīng)她的嘴一說,便成了不孝與惡婆的典型;哪家的兄弟因為一點小事起了爭執(zhí),到了她那里,就變成了手足相殘的前奏。
就這樣,原本和睦相處、互幫互助的村莊,在她的攪和下,漸漸被矛盾與爭吵的陰云所籠罩,親族之間反目成仇,曾經(jīng)的友朋也因誤會而形同陌路,整個村莊的和諧氛圍被破壞得蕩然無存。
不僅如此,這婦人還對-->>殺生之事有著一種近乎病態(tài)的喜好。
每當她看到蛇蟲鼠蟻之類的生靈,眼中便會閃過一絲殘忍的興奮之光,必欲除之而后快。
無論是用棍棒將其打死,還是用毒藥將其毒死,手段都極其殘忍,毫無一絲憐憫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