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幾個意思?
聽到旃檀功德佛的話,他趕緊用自性智慧審視自己,這一看可不得了,自性居然又不圓潤自在了。
他趕忙收斂心神,讓各種念頭都融入自己的內(nèi)心,就在這時,那種圓潤自在的佛意又在他周身浮現(xiàn),讓法正大師心里樂開了花。
當他以為自己的佛性已經(jīng)穩(wěn)固,準備提筆修改心經(jīng)注解的時候,一個念頭冒出來,他頓時覺得佛性又有那么一丟丟的不順暢。
法正大師仔細琢磨旃檀功德佛說的那句“人無完人,法無對錯,借錯修對方為佛性。一切法皆是佛法!”,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自己的執(zhí)念又冒出來啦!
哎呀!這前世的習慣。
本以為斬斷前世的記憶就萬事大吉了,看來還是沒有大徹大悟?。?
這分別念簡直是無孔不入??!
于是他把心經(jīng)注解扔到一邊,再也不想著去修改了。
滾一邊吧,愛咋修修去。
只見法正大師拿出紙筆,寫下了東土神秀大師的佛偈:“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
然后端坐在那里參禪,進入了深深的禪定之中。
就在那寧靜祥和、佛光閃耀的靈山上,德高望重的法正大師緩緩閉上雙眸,進入了深度的閉關(guān)禪定狀態(tài)。
他周身散發(fā)出一層淡淡的金色光芒,仿佛與整個天地融為一體……
而與此同時,那個充滿朝氣和好奇心的小普卻早已按捺不住內(nèi)心的沖動。
只見他目光堅定地望著山腳下的遠方,然后毫不猶豫地邁開大步,開始了屬于自己的下靈山游歷生涯。
小普身輕如燕,步伐矯健有力,每一步都帶著對未知世界的渴望和探索精神。
他沿著蜿蜒曲折的山路快速前行,路旁的花草樹木紛紛向他點頭致意,似乎也在為這個勇敢的少年送行。
隨著小普逐漸遠離靈山,眼前的景色變得越來越陌生,但這并沒有讓他感到絲毫畏懼。
相反,他心中的興奮之情愈發(fā)強烈,期待著能夠在這次旅途中遇到各種奇妙的人和事,收獲更多寶貴的經(jīng)歷和成長。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