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
劊子手大喊一聲,噴酒濕刀,隨后就是那百顆人口落地,滾的到處都是。
同一時間,周圍飛起無數(shù)信鴿,帶著他們的所見所聞,飛往他們身后主人的方向。
陳百腳邊的血水流成河了,可是陳百不動,從懷中又拿出一份圣旨:“陛下有旨!跪!”
剛起身的人又都跪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原內(nèi)閣首輔葉向高,忠國沉穩(wěn),才德兼?zhèn)?,政績卓著,實乃朝廷之棟梁,國家之幸事,追封太師,謚號文忠!賞千金,蔭子四品三代,世襲錦衣千戶。
厲海伯朱威,忠勇忠君,武德充沛,心思巧妙絕倫,逸群之才,滅日本,擊女真,降韃靼,立我大明萬世之功,特封一封護國公,其妻秦氏,封一品誥命夫人,與國同壽!
今天子年幼,準其攝政!代天巡狩!欽此!”
這個消息,比剛剛的消息,更加讓人吃驚,這代表…朱威與皇家的分歧,終于落下帷幕。
而如今之大明,又要走向什么道路?誰都不知道。
人群散去,鮮血尸體都被打掃的干凈,好似那一百二十八人,從來沒來過一般,可是他們卻又真真切切的活著到了這里,又真真切切的死在這里。
徒留奈何???
朝堂之上又空了一大半,內(nèi)閣之中也添了新人。
成國公朱承為內(nèi)閣首輔,定國公徐歷良也入閣,楊漣任吏部尚書,左光斗任工部尚書,徐光啟改任戶部尚書,孫承宗入閣,還是兵部尚書,總督遼東,原光祿少卿鄭三俊入閣,任禮部尚書,原刑部右侍郎王之寀入閣,任刑部尚書,原南京禮部侍郎劉宗周入京入閣,任大理寺卿,原刑部山東郎中周起元,入京入閣,任御史中丞。
至于張之極,任五軍都督府左都督,提點天下兵馬。
這些人選,朱威的意見很重要,有著后世經(jīng)驗的朱威自然知道何人能用,何人不能用,這幾人在原本的歷史中,不是直臣就是抗清名臣,都是有才有能之人,可用。
……
寧夏,蕩寇城。
朱威手上拎著一個滴血的頭顱,若是熟悉的人肯定能看的出來這人是誰。
不論是圣旨還是官方消息,都沒有藩王叛亂的消息,可這并不代表這事就這么算了,針對慶王楚王淮王等藩王的處置,早都已經(jīng)實施,不過慶王這邊,朱威可不管京城什么意思,殺了一個福王,也不差這一個慶王了,反正都是階下之囚。
“報…大人,孛兒斤與巴圖爾蓀已經(jīng)到了城外?!?
朱威將朱倬纮的頭顱扔給來人:“拿著掛在城頭,讓他們看清楚了,再帶進來!”
“是!”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