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本書也是大明很多賬房先生必讀的書,在這個只能用算盤的時代,朱威憑借腦子,想要在這茫茫數(shù)字中贏過那些賬房,無疑是癡人說夢,好在朱威本身也是沒有這樣的想法的,他只看近三十年的稅收統(tǒng)計,還有近十年的戶籍人數(shù)變化而已。
朱威心中對商稅這件事,看的很重,卻也知道很難,甚至大概率會失敗,雖說大明的國策是重農(nóng)抑商,可是在這等官員都沒辦法靠俸祿維持一家老小生活的時候,商人的財富讓他們眼紅,而后就是官商勾結(jié)了,進而就是官商一體,從官商勾結(jié)到官商一體,大明只用了不到一百年的時間。
他們只在乎自己能在朝政中謀取到多少的利益,對朝政的貢獻多少并不重要。在制約皇權(quán)與左右皇權(quán)中,地位與權(quán)力步步高升才是文官們的目的。
事實上文官的逐步上位已經(jīng)為明朝的滅亡埋下了定時炸彈,歷代明朝皇帝除了朱元璋之外,其他皇帝都習慣依附文官集團,依賴思想過重,加上自身懶政,才使得文官權(quán)力大于皇權(quán),被制約束縛到如此地步。
所以才有了了崇禎后來自縊前的怒:朕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但他最后的覺醒挽回不了明朝歷代對文官集團的縱容與放任。明朝的滅亡,非冰凍三尺之寒。
想要改變這種情況,硬來是不行的,只能徐徐圖之,先拉攏一部分,再打壓一部分,而后再控制一部分,這才是最好的方式。
朱威想東西想的頭疼…再抬頭看外面,天色已經(jīng)暗了,早都到了下值得時候了,沒人通知朱威,朱威也是習慣了,將賬本戶籍冊收好,鎖好門后步行回家。
剛剛繞到朱府的巷子口,就看到一身常服的成國公。
朱威快走兩步上前行禮道:“公爺安?!?
朱承點點頭:“不用多禮,這次過來是想問你一下,明日的大朝會,需要我們做什么?”
朱威一愣:“公爺,何出此?”
朱承笑道:“和我這就別耍這些心眼了,水泥背后的道道,你沒有我們,靠著桂王和太孫也是做的起來的,將我們拉進來,不會只是為了從我們手中收那些商稅吧?”
朱威有些不好意思:“讓公爺見笑了?!?
朱承揮揮手:“說吧,想讓我們做什么?”
朱威深吸一口氣:“公爺,您知道我剛從遼東回來吧?”
朱承點頭,沒有說話,示意朱威繼續(xù)說。
“遼東對于關(guān)內(nèi)來說,是一片凈土,原本地廣人稀,現(xiàn)在因為流民入遼,有了人氣,那么一切都會發(fā)展起來的?,F(xiàn)在陛下要收商稅,肯定會席卷天下,甚至讓天下動蕩,遼東正對女真,女真對于大明始終有敵意,如此一來,遼東的穩(wěn)定就越發(fā)重要了?!?
“所以…下官斗膽請公爺,幫忙舉薦兩人?!?
朱承皺著眉頭問道:“何人?要擔任何值?”
“遼陽總兵劉綎,任山海關(guān)總兵,南京刑部尚書徐光啟,任遼東巡撫。”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