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那群姨大爺吃的香甜,朱威心里又在罵那群當官的,那群官啊,不敢一點糧食都不給,可是從上到下都想著從軍糧上弄點好處,原本朝廷定的是每人每天一斤大米,一斤面,大米白面貴啊,還沒到寧夏呢就變成一斤半雜糧,再到烽燧的軍戶手中就只有八兩摻著沙土的雜糧,好在軍戶們都苦慣了,有口吃的就行,也鬧不出什么亂子,而響銀更不用想了,張居正改制后原本每月是五錢銀子,如果真的發(fā)放軍戶生活將會有很大改善,可是一樣的道理,到了寧夏就變成每月三錢銀子,而再到烽燧就變成每月一百文,就這樣還不能按月發(fā)放,煥土堡烽燧已經拖欠四個月的響銀了…
越想越氣,索性不想了,拿著一袋糧食去了三樓。
朱威爬上三樓看到王異還是那老樣子,盯著烽燧外,動也不動:“王叔,給您送糧食來了。”
王異沒回頭,說道:“你怎么想的?”
朱威不解,問道:“什么怎么想的?”
王異這才回頭盯著朱威的眼睛道:“分糧,你想干什么?”
朱威反應過來了,王異是錦衣衛(wèi)啊,朱威這種分糧的做法往嚴重了說,是拿公家的糧收買人心,而用自己錢買糧分糧給軍戶,那就是豢養(yǎng)軍士了,真遇到不講理的,朱威就死定了。
朱威想明白后苦笑道:“王叔,您覺得咱們烽燧這群老弱病殘真的有什么戰(zhàn)力嗎?”
“沒有,戰(zhàn)場上不散逃都是好的?!?
朱威點了點頭道:“那是因為什么才這樣呢?大明建國二百五十年了,文皇帝武皇帝都曾經帶兵橫掃大漠,那時候是真正的雄兵,四周邦國無一不膽小慎微,生怕惹怒大明,而今呢?韃靼不用說了,南方交趾貌和心離,沿海倭寇肆虐,遼東女真蠢蠢欲動,咱們大明呢?邊境軍戶都沒什么戰(zhàn)力,更不用說內地了。”
朱威頓了頓繼續(xù)說道:“歸根結底就是三點,程,可是這軍備我實在沒辦法,私自去搞可會被砍頭的,所以麻煩王叔了,您是錦衣衛(wèi),這軍備應當沒什么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