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她并不愛玩笑,那些人頂多就是偷偷打量她幾眼,并不敢與她輕說笑。如此,阿曦倒是得了個端莊氣派的名聲。
如姻親蘇家的姑娘,還會時常下帖子請阿曦過去說話,與在北昌府一樣,女孩子也有女孩子的圈子。阿曦受別人的請,也會在家擺個茶點會請別人過來玩兒。
如此,阿曦在帝都的交際就這樣不急不徐的展開了。
看閨女來了帝都也沒有水土不服,何子衿就放心了。
這人吧,心情不一樣,氣色也不一樣。
要不,怎么有那句老話叫,相由心生呢。
何子衿便是如此了,她這進宮給大公主郡主授課都是眼帶喜色,大公主與嘉純郡主年紀小不一定看得出來,卻是瞞不過太皇太后的眼睛。因何子衿也兼職陪太皇太后說話解悶的差使,時間久了,太皇太后本就是個隨和人,雖然太皇太后的氣質(zhì)不大隨和,但,太皇太后在家常事務(wù)上絕對平易近來。太皇太后還打趣一句,道,“看你面帶喜色,莫不是有什么喜事?”
何子衿摸摸自己臉,笑,“我家里,要說大喜事沒有,小喜事倒是有一件,我爹調(diào)回帝都任職,祖母、父母都回來了,我家阿曦也回來了。”
太皇太后對江家的情況顯然有所了解,頜首道,“啊,你那長女。”
“是?!焙巫玉普f到閨女就是滿面掩都掩不去的驕傲,“那孩子,自出生就沒離開過我。我們來帝都前,因我娘家兄弟們也都在帝都,長輩那里沒個孩子未免寂寞,這孩子就留下來陪伴長輩了。孩子懂事,我做母親的自然高興,但也著實牽掛。我這輩子,頭一次與孩子分開這么久?!?
“做父母的,多是會牽掛孩子的。”太皇太后道,“你家長女,很懂事。”
何子衿原不是個輕浮人,倘是太皇太后贊她,她一向矜持的緊,很知低調(diào)??商侍笠毁澦|女,哪怕心里知道這興許就是一句客套話,但身為人母,何子衿就是忍不住當真了。她笑瞇瞇地,“娘娘謬贊了,她就是個實心腸的孩子,不敢與那些有賢名的閨秀比,卻也還成。”
聽何子衿這話,太皇太后都不由莞爾。
這做父母的,要是說起自家孩子來,那絕對是滔滔不絕,無所節(jié)制。如何子衿這自小仙兒做到大仙兒的也不能免俗。太皇太后喜歡與何子衿說話,無非是何子衿不大拘謹,說些家長里短的,太皇太后日里萬機,只當聽個有趣,休息一下。何子衿呢,叫她說國之大事,她活兩輩了,也沒能在國之大事上活個明白,她也就會說家長里短。以往還克制些,這回太皇太后與她說起自家孩子,唉喲,何子衿那簡直說起來沒個完了。打龍鳳胎小時候的事就絮叨起來了,“阿曦打小兒就實誠,別人家孩子如何嬌貴,我們阿曦三歲之前都沒生過病。小時候性子就好,晚上醒了,哼唧兩聲,喂一次奶就繼續(xù)睡,從來不夜里鬧人。阿曄就不行,打小兒就挑,尤其吃東西,跟貓兒似的。明明出生早,小時候個子都長不過阿曦。阿曦學(xué)站了,他還坐著呢。阿曦學(xué)邁步了,他就在一邊兒搗亂,拽妹妹的腿,絆妹妹個跟頭什么的,都是壞主意。自己瘦,就笑話阿曦胖,其實,阿曦一點兒不胖,小時候孩子家不都圓圓潤潤的,就他挑吃挑喝,小細脖子頂個大腦袋,每次變天換季,我就心里念佛,只怕阿曄著涼生病。不過,阿曄就是瞧著瘦,身子挺結(jié)實,自小生病極少。而且,小時候那些欺負妹妹的壞主意,長大些,就很有些做哥哥的樣兒了。以前阿曄比阿曦矮,阿曄笑話阿曦胖時,阿曦就會笑話她哥小矮個兒。阿曄為些很是憋氣,自己想出個主意與我商量,叫我給他做鞋子時鞋底加厚半寸,這樣他就同妹妹一樣高了?!?
太皇太后笑,“真是古靈精怪?!?
“可不是么。孩子小時候,那主意真是一會兒一個,有時總叫人哭笑不得?!?
“你家里也有丫環(huán)使女,如何還會做針線?”
何子衿笑,“大部分是丫環(huán)做,我就是閑了,給孩子們做個一件半件的。我活計一般,我們阿曦好針線,她比我有耐心,做活細致?!?
“那孩子,念書可好?”
“做學(xué)問自是不成,她愛讀些游記史書之類,覺著有趣。經(jīng)書就少些,太過深奧,她這個年紀,還讀不大懂?!焙巫玉菩?,“念書也并不是為了讓她做學(xué)問家,只是想,念書明理,且能開闊眼界。再者,做學(xué)問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倘她有心于學(xué),只要堅持研習,就是做學(xué)問了。她這個年紀,離做學(xué)問還遠。倒是喜歡孝敬長輩,或者是帶著弟弟們玩耍,或是與我分擔些家事?!?
江家來帝都時日尚短,何子衿得太皇太后眼緣的時日更是不長。太皇太后很了解何恭人,知道這是個謹慎人,平日里說話雖不拘謹,但,何恭人往往十分注意說話的內(nèi)容,哪里有這般問一答十的時候。
何恭人眉眼帶笑,太皇太后都受了些感染,含笑道,“說來,你家長女的親事,還是先帝賜的親呢?!?
“是?!焙巫玉蒲壑泻?,“阿曦與阿珍也算青梅竹馬,小時候,阿珍出外求學(xué),就住在我家。他家里沒有妹妹,那會兒我們阿曄年紀還小,阿曄心里是喜歡阿曦的,男孩子小時候淘氣,像阿曄就時常與阿曦拌嘴。阿珍大幾歲,時常護著阿曦。”
一個人的幸福,是可以看出來的。
就譬如何恭人,要說何恭人,論才智,在帝都了只能算個中上。論誥命,更是剛勉強踏入中階誥命的門檻。論出身,更不必提,勉強算個書香耕讀之家。
但,這個人日子過得很好。
這一點,太皇太后看得出來。
大約是何恭人夸自家孩子夸得太來勁,太皇太后道,“下回進宮,帶你家閨女過來,給我瞧瞧?!?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