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唐大人還跟著媳婦進來見了見何老娘,他一見何老娘便作揖行一禮,笑道,“老太太,你寫的書我看啦!唉呀!寫得真好!我看過之后立刻又命人定了五十套,送給我在外地的兄長侄兒們。以后我就按您寫的那書教導(dǎo)我家兒子!老太太,您有大學(xué)問哩!”
何老娘聽這話,險沒笑成個花椒,嘴里假假謙虛著,“小唐大人客氣啦!也就是有啥說啥,沒藏一丁點兒的私!”心說,小唐大人可真是既有眼光又有銀錢的大好人哪!一下買她家五十套書!唉喲!大主顧!世間就需要多幾個像小唐大人這樣的可人兒才好??!
小唐大人道,“有學(xué)問!真有學(xué)問!您不愧培養(yǎng)出探花郎的老太太呀!您是咱們帝都清流界里老太太里頭的楷模!”
“不敢當不敢當!比起狀元他祖母,榜眼他祖母,我差的遠咧。”何老娘道,“我這些年,也就培養(yǎng)出一個探花,一個庶吉士罷了!”
“您可別這么說,我要能跟您似的培養(yǎng)出一探花兒來,這輩子也值啦!”
“這事兒對別人來說不容易,對小唐大人你來說,已經(jīng)成一半兒啦!”何老娘道,“看你跟你媳婦都生得這般清俊,孩子必然長得好。聽說這做探花,除了文章好,相貌也得出眾,不然,長個鐘馗樣,也只好去做狀元啦!”
小唐大人哈哈大笑。
何子衿:咱家快把狀元得罪完了好不好~
小唐大人與何老娘頗有些高山流水遇知音之感,不過,眼下客人頗多,不好深談。于是,小唐大人略說幾句,便去外頭同男人們一道說話了。后來何子衿才知道,為何小唐大人這么與何老娘說得來呀,原來小唐大人也出過書,而且,那文采,唉喲喂,反正看了就知道了。
丈夫去了外頭,小唐太太終于能說些正常人該說的話了,笑著與在座諸位太太打過招呼,尤其多與何子衿說了幾句話。見紀太太與何家頗是相熟,小唐太太這才知道紀太太與何家在蜀中就相識的,還是老鄉(xiāng)來著。
因有小唐太太紀太太在場,整個宴席的檔次就高大上許多,好在何家別個不講究,唯在吃食上是極講究的。再加上有何家的不傳之秘——脆皮烤鴨……故而,小唐太太雖覺著何家只是小戶人家,但一家子都是實在人,就是飲食上也算可以。
更甭提戶部主事家的陳太太與武官家出身的祁太太對小唐太太與紀太太有多么的熱情了,小唐太太主要是,她公公唐尚書正管著陳主事,陳太太自然奉承她。祁太太的丈夫祁副將則是在禁衛(wèi)軍當差,說來與紀將軍并沒什么關(guān)聯(lián),可紀將軍已是北靖大將軍,都是武將一途,祁太太自然愿意交好紀太太的。
所以,這一場席面兒竟是吃得熱鬧無比。
外頭男人們那里更不必說,小唐便是個好熱鬧的,孫御史也是個會樂的,宋翰林雖是翰林,卻并非梅員外郎那等迂腐之人,于是,大家更是將一席酒吃到了下晌去。待得告辭時,男人們都有些微醉,幸而街坊們離得都近,小唐大人是坐車來的,紀將軍酒量好,并不覺如何。
待得客人們都散了,說到今日吃酒的事,何老娘對小唐大人贊譽有佳,一個勁兒的說,“小唐大人這樣的人,當真值得深交啊!有眼光,人也好!”
何子衿忍不住道,“不就是夸您老人家書寫得好么。您這愛聽好話的毛病,什么時候能改改啊?!?
“切,誰不愛聽好話啊?!焙卫夏锢硭斎坏?,“何況,小唐大人可是大師的徒孫,他難道會說假話?”
何老娘振振有辭,“知道那位大師多有名不,跟薛帝師齊名的大師哩!”說著話,何老娘忽然腦洞大開,問自家丫頭片子,“你說,我那書,是不是給大師看過了都?”
何子衿表示:……
其實,何老娘的話是有幾分道理的,甭看小唐大人說話口無遮攔的樣子,人家可是正經(jīng)江北嶺的徒孫,而且,正經(jīng)二榜進士出身。
雖然后來何子衿看過小唐大人出的第一本書《情義賦》非常之肉麻,但后來小唐大人出的游記啊,地理方面的書,都是很不錯的。
經(jīng)小唐大人一提醒,何子衿才發(fā)現(xiàn),此次書籍大賣,出名的非但有近來在帝都頗有名氣的今科探花阿念童鞋,還有一直在帝都補習(xí)界執(zhí)牛耳沈素沈翰林,同時借著此次賣書,名聲毫不遜色于二人的,就是何老娘了!
何子衿發(fā)現(xiàn),她家祖母,出大名咧!
然后,連整條巷子最酸的梅家的梅二太太,都會過來跟何老娘請教科舉時的心態(tài)問題之類的事。何老娘甭看勉強算個半文盲,她守著兒孫考這許多年,當真是十分有經(jīng)驗的。她說起話來還一套一套的,何老娘道,“最要緊的是,別讓孩子怕考試。許多人平日里文章寫得好,可一進貢院就不成了,文章孬的很,為啥?心思重!其實想一想,這有什么好怕的?我常說,你要把眼睛放在秀才上,你肯定見到縣太爺就怕。你把眼睛放到舉人上,你肯定見到知府老爺就膽小。要是把眼睛放到春闈上,那一見皇帝老爺必得癱了。這就是眼光不夠長遠。你得讓孩子這樣想,以后咱是去朝廷當大官兒的,在朝廷當大官兒的人,那天天能見著皇帝老爺?shù)?。要這樣想,還怕考秀才不?還怕考舉人不?還怕考進士不?所以說,不論念書,還是科舉,先把心塌下來……”
當何子衿聽到何老娘這一套話時,先是覺著她家祖母無師自通學(xué)會了用排比句表示不可思議,然后細分析一下,何老娘雖然說的質(zhì)樸,但把這“明志”“立志”也說到了。
連梅二太太這種向來以書香門第自詡的,都愛到何家來串門子了。
真正的書香門第,同巷子宋翰林家的宋太太也喜歡過來一道說話,因各家都有念書的孩子,大家一并探討下如何把孩子培養(yǎng)的出息啥的,梅宋二位都很擅長養(yǎng)孩子,衣食住行的,講究,細致??梢f到科考上的經(jīng)驗,她們二位當真不如何老娘為曾親力親為,經(jīng)歷過無數(shù)打擊波折的。
因為梅宋二人給了何老娘不少啟發(fā),何老娘同自家丫頭片子商量,“我這心里,又有許多想寫的事,丫頭,你說,我能再寫一本書不?”
何子衿目瞪口呆的看向自家祖母,何老娘有在先,“這回出書,咱們都按分成,你可不能再買斷了啊?!?
何子衿:……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