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太后此次已經(jīng)學了聰明,將各家適齡閨秀,按皇親,如公主府的女兒們;貴戚,帝都中的公府侯門;朝臣,尚書相輔;此一一分類,再將女孩兒的年紀都標記上,父母家世列齊全,給鳳景乾選。
鳳景乾顯然也青睞此種遴選方式,笑道,“子敏家的閨女雖比明瑞小三歲,不過,子敏的家教朕是信的過的,母后覺得如何?”
魏太后說的中肯,“這孩子瞧著是個乖巧的,今年年方十二,待芨還得三年呢,明瑞卻已經(jīng)十五了呢。”
“這有何妨,讓明瑞等三年就是。”鳳景乾笑道,“朕與子敏本就是嫡親表兄弟,如今再做了親家,豈不是親上加親?!?
魏太后嘆一聲,“皇帝,你待魏家好,哀家自是歡喜的。哀家說句心理話吧,這幾年,經(jīng)了明湛的事兒,哀家也醒悟了。子敏說的對,外戚之家更應當謹慎恭敬,以前,哀家一味護著娘家,讓皇帝為難了吧?”
看來子敏還是有些本事的,竟然勸的太后轉(zhuǎn)了彎兒,鳳景乾笑,“母后說這些話做什么?子敏是朕的股肱之臣,朕又是瞧著他長大的,不說母后,朕的心就是偏的?!?
“皇帝給魏家封侯賜爵,這些年賞賜不斷,已經(jīng)是天降隆恩,如果再出皇子妃,是不是太過了?”以魏太后不太敏感的政治神經(jīng)都覺出了不對勁,當初魏太后想把三侄女家的田如意嫁給鳳明禮,誰知皇帝一個轉(zhuǎn)手另指了孔家姑娘,不過為了安撫壽寧侯,將剛芨的田如意指給三皇子鳳明祥為嫡妻,風光更盛。如今又要將魏寧的獨女指給四皇子鳳明瑞。
所有有魏家血統(tǒng)的女兒全部嫁入宗室,這就是鳳景乾的做法。
魏家其實沒什么好忌憚的,魏寧行事穩(wěn)健玲瓏,況且當初遠在山東的魏氏族人前來認親,魏寧一個沒理會,所以魏家是沒有宗族的。
從這一點兒上說,鳳景乾便放心魏寧。再者,鳳景乾的確是看著魏寧由小到大,很有些情份。
魏寧這人吧,滑是滑了些,不過識好歹知進退,整個魏家也只有他一個出息人,魏寧只有一個兒子,年紀也小。所以鳳景乾對魏寧很是不錯。
比較讓鳳景乾操心的是魏貴妃和魏側(cè)妃,這兩個女人是他的表妹,而且都育有子嗣。
儲君一事,鳳景乾其實沒啥偏見,只要孩子們能干,他娘是哪位鳳景乾并不很介意,反正他自己的娘也沒什么太高貴的出身。
本來局面沒這樣艱難,偏偏弟弟的嫡子明湛是個啞巴,讓魏側(cè)妃生的庶子們露了頭兒。
如果世子之位落在明禮三兄弟的頭上,那么會直接導致儲君之位無懸念的產(chǎn)生,為了安寧太平,鳳景南也會立鳳明瀾為儲。
可是,鳳景乾不喜歡這種感覺。不喜歡這種仿佛被綁架強制的立儲的感覺。他寧愿立明湛為世子,除了不會開口講話,明湛的手段資質(zhì)遠遠比明禮更厲害。
不過,他不會因此與鳳景南發(fā)生分歧,畢竟,鳳景南才是鎮(zhèn)南王。
讓鳳景乾為難的是,兒子們催命一樣迅速的長大,魏家的事,他得拿出一個章程才好。于是,鳳景乾就想出了這樣的主意,把所有魏家血統(tǒng)的女兒們都嫁到皇室。
如今再問魏寧,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你支持哪個?
一個外甥,一個外甥女婿,一個女婿,魏寧除了心里罵娘,嘴上謝恩,他腦袋又不殘,定不會再對儲位動心眼兒。
或許這并不是個好法子,不過就現(xiàn)階段而,很有用。
鳳景乾笑對太后道,“母后想的多了,我單喜歡子敏的性子,他的女兒,定是不差的?!?
魏太后聽到這話,也不再反對,接著問,“那明湛的婚事呢?”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