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明明是勛貴們賺錢的買賣,高務(wù)實卻要主動為其提供貨物呢?原因其實說穿了非常簡單:控制上游貨源,就控制了這些勛貴的利益。
換句話說,就是你想賺錢,首先要我肯給你供貨。倘若你不聽話,我只要掐斷貨源供應(yīng),你打造好的船隊說不定要立刻變成負資產(chǎn)。
在這種情況下,高務(wù)實就事實上成為了勛貴們的衣食父母。
況且勛貴們內(nèi)部也是有攀比的:憑什么你英國公府一個月賺了五萬兩,我定國公府就只有三萬兩?
于是,各家既為了利益,也為了面子,只能競相對高務(wù)實妥協(xié)討好。
這就是原因。
不過,海貿(mào)這一塊兒,高務(wù)實就不給干股了——老子難道還要幫你們出錢組建船隊嗎?
做夢!船只的建造也是賺錢的買賣,我京華造船廠不吃飯的?
所以接下來,大家就開始談船只建造問題了。
首先,高務(wù)實先讓高琦給諸位勛貴們介紹起京華造船廠的產(chǎn)品來。
目前京華生產(chǎn)的商船一共三款,最低檔次的那一款高琦只是簡單的說了一下,因為“噸位”太小,只有600料,也就是三百噸,用高琦的話來說,“非常不符合諸位的身份”。
這個說法,勛貴們很是滿意。這種普通的民用商船是賣給那些尋常海商的,他們這些與國同休的累世勛貴哪里看得上?
接下去兩款就比較值得討論了。
一種是1200料的中大型海船,用后世的話來說就是六百噸的排水量,完全可以滿足日常的海洋貿(mào)易,如果單單只是“北洋”區(qū)域,那就更不成問題了。
但這種海船有一個問題,就是不載炮,乃是單純的商船。
另一種是京華武裝運輸艦的低配版,1400料,七百噸排水量。之所以是低配,主要是削減了載炮量,原本京華自用的標配版是28門炮,這種“外貿(mào)版”削減到了16門,因此船體構(gòu)造起了些變化,排水量也下降了一點。
鑒于之前“上課”的時候,京華特意把海盜問題渲染得比較嚴重,所以此時雖然大家都發(fā)覺載炮商船明顯價格要貴了不少,但大多數(shù)人還是傾向于買載炮商船。
有幾位伯爺本來對無炮商船更偏向一點,但被另外一些人給激住了——“我等武臣勛貴,船上豈能無炮?必須得有!”
甚至還有人冒出了葷段子:“我等男兒,豈能無炮?”
不過,當(dāng)價格出來之后,大家未免就有些心頭打鼓了。
這閹割版的京華武裝運輸艦,造價高達4萬兩銀子一艘!
這還是高務(wù)實表示船上人員由各勛貴自己搞定的情況下,如果需要委托京華幫忙招募、訓(xùn)練水手的話,還要再加八千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