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交班,羅主任出差,章副主任主持工作。
剛說到“心臟麻醉”學習班的事,醫(yī)務科的副科長過來了。
一院上回被抽中了“三甲復審”,為了這事全院上下忙了大半年,眼看專家組已經復審完畢,醫(yī)務科例行來督促各臨床科室提交匯總后的資料。
科里這塊向來是由林景洋負責,柳科長一露面,章副主任就讓林景洋負責招待,不一會交完班,章副主任自己也過去了。
舒秦到醫(yī)生辦公室旁邊的茶水間接熱水,聽見外面走廊章副主任和柳科長在說話。
章副主任請柳科長到副主任辦公室去坐,談間提到“青年后備人才”競選的事,章副主任問柳科長校本部下一輪函審大概什么時候,柳科長說下個月之前會弄完。
舒秦聽了幾句,擰好水瓶的蓋子出來。
上次復賽林景洋雖然只得了第四名,可第三輪審查還未結束。
這種比賽是濟仁系統(tǒng)針對青年醫(yī)生最給力的一次選拔,光獎項就讓人心動:額外的科研基金、公費美國“m”打頭的知名機構實驗室做課題的資助、年度評優(yōu)。最關鍵的是,附屬醫(yī)院以后選拔新一批中級干部,也會優(yōu)先考慮“青年后備人才”上的名單。
然而這種選拔兩年才舉辦一次,年齡上又卡得很死,醫(yī)院領導和校本部都有發(fā)權,衛(wèi)健委在課題評審方面也會提意見。
往年一到了終審環(huán)節(jié),總是少不了出現一些變數,倘若前三名的課題或者個人資料審核上出現了問題,醫(yī)院就會將名次靠后的競爭者往前提。
章副主任似乎仍在為此做活動,一來無非為林景洋爭取參與終極角逐的資格,二來也因為林景洋手里這個國字號課題掛了他自己的名字。
副主任辦公室的門很快就關上了,舒秦沒在走廊上停留,直接去了女更衣室。
忙了一上午,中午到食堂吃飯,舒秦腦海中回想著上午這臺普胸手術,突然想起上次在禹明筆記上看到過一個類似病歷,一吃完飯就到更衣室衣柜找出他的筆記來看。
禹明在胸科麻醉這一塊專門做了一本厚厚的筆記,囊括了各種手術類型,對她極有參考價值。普通的肺葉切除術的麻醉實例只占一小部分,更多的是胸科合并其他病癥的復雜病例。
臺上胸外科醫(yī)生專注于切除病肺時,他在精密調控病人的每一次呼吸和心跳。
翻了幾頁,舒秦找到了那個病例。
患者55歲,肺囊腫合并冠心病,切除病灶的過程很順利,接近關胸時突然出現嚴重室性心律失常。
普胸科醫(yī)生只能負責手術部位的止血,急救工作全程由當時的麻醉醫(yī)生禹明來實施。
從急救藥品的使用到電除顫的一系列急救措施,可以清晰看出他慎密冷靜的思路。
患者很快恢復了竇性心律,臟器保護方面更是做得到位,術后病人平穩(wěn)返回了胸外icu,半月后便康復出院。
禹明不光記錄了該患者住院期間的各方面指標,更追溯了該患者出院后臟器恢復情況,筆記上有專門的表格,上面寫著患者三個月后的幾項生化指標,例如心肌酶、肺功能和肝腎功能。
望著病例末尾的總結,舒秦知道,盡管當時的心律失常是禹明及時逆轉的,患者家屬最多記得胸外科醫(yī)生的名字,根本不會知道這位姓禹的麻醉醫(yī)生都做過什么。
盛一南正好也出來,看舒秦望著本子發(fā)呆,湊過來一看:“咦,這是禹總的筆記??!?
禹明給她的筆記太多,早在宿舍里就被盛一南看見過。她點頭:“嗯?!狈较乱豁?,越看越服氣。每當她以為她已經啃透了某一小塊的業(yè)務知識時,禹明就會讓她知道還有多少東西可以細挖。
盛一南:“上回就想跟你商量這事,等你看完了你師兄的筆記,能不能借我和吳墨看看,我保證不弄臟,也絕對不會外傳。”
舒秦沉吟著拿出手機,換做以前她不好擅自把師兄的筆記轉借給別人,現在她至少可以征詢他的意見。
怕禹明在忙,她給他發(fā)條微信。
忙嘛?
等了一會,他沒回。
看看時間不早了,她和盛一南不能等太久,就跟盛一南商量:“要不一會我再問問我?guī)熜帧!?
盛一南表示理解,禹明筆記上也許還有關于科研方面的一些數據,不好隨便外泄。
兩人剛關上衣柜門,舒秦的手機提示音一響,禹明回過來了。
不算忙,就是不方便打電話,你吃飯了嗎。